中医体质分类及特点_王琦九大体质分类标准及特征

体质的分类方法是认识和掌握体质差异性的重要手段。《黄帝内经》根据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对人类的体质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分类。后世众多医家根据人群的体质现象,尝试了众多新的分类方法,拥有各自的见解和理论,可谓百花争艳,但未形成学术体系。现代医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类有数十种之多,而学术界多以王琦的体质九分法为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A型)、气虚质(B型)、阳虚质(c型)、阴虚质(D型)、痰湿质(E型)、湿热质(F型)、血瘀质(G型)、气郁质(H型)、特禀质(I型)9种。

中医体质分类及特点_王琦九大体质分类标准及特征

(一)平和质(A型)

强健壮实的体质状态,得以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而成。

体质特征:体型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色红润,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气;性格随和开朗,平素患病较少,对自然与社会环境适应力较强。

(二)气虚质(B型)

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本弱,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如家族成员多数体质较弱、孕育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或年老气衰等而成。

体质特征:肌肉不健壮;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易疲乏,汗出,精神不振,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虚缓;或面色偏黄或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干结,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平素体质虚弱,表卫不固易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不耐受风、寒、暑等邪气。

(三)阳虚质(C型)

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不足,或病后阳虚,如家族人员体偏虚寒,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平素偏嗜寒凉损伤阳气,或年老阳衰等而致。

体质特征:形体白胖,肌肉不壮;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或面色咣白,目胞晦暗浮肿,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m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多为寒证,或从寒化,易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不耐受寒、湿之邪,耐夏不耐冬。

(四)阴虚质(D型)

体内津液、精血等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后天纵欲耗精,久病失血,积劳伤阴等原因而成。

体质特征:体型瘦长;手足心热,口鼻咽易干燥,口渴喜冷饮,大便干,舌红少津少苔;面潮红、有烘热感,目干涩,视物花,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脉弦细或数;性情急躁,外向好动;平素易患阴亏燥热病变,病后易表现为阴亏;平素不耐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

(五)痰湿质(E型)

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为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而成。

体质特征:体型肥胖、腹部松软肥满;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或面色淡黄而黯,眼胞微浮,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善于忍耐;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证;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力差。

(六)湿热质(F型)

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善食肥甘,或长期饮酒,火热内蕴而成。

体质特征:形体偏胖或苍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或体偏胖或苍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脉象多见滑数;性格多急躁易怒,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证。对湿度大或气温偏高、湿热交蒸气候,如夏末秋初时期等较难适应。

(七)血瘀质(G型)

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m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禀赋,或后天损伤,忧郁气滞,久病人络等而成。

体质特征:体型多瘦;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青紫,舌质黯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或结代;或眼眶黯黑,鼻部黯滞,发易脱落,肌肤干,女性多她痛经、闭经。或经色紫黑,夹有血块,或有崩漏、出m倾向;性格急躁健忘;易患出血、瘸瘕、中风、胸痹等证;不耐受风、寒邪气。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