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足三里。脾胃更健康
艾灸是最好的补阳方法,平和体质的人在寒冷的季节可以适当采用艾灸的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的边缘。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可以强壮身心,被誉为“长寿保健穴”。艾灸足三里有调节免疫、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平时可自己去药店购买艾条,点燃艾条,在距离足三里穴皮肤3~5厘米处熏灸。一般每次灸30分钟,待皮肤潮红、有温热感为宜。平和体质的人每星期灸1~2次,冬季可以隔天灸1次。
按摩劳宫和涌泉。有助于睡眠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手握拳头时,中指指尖对应的位置就是该穴。
每晚临睡前,先擦热双手掌心,右掌按摩左劳宫,左掌按摩右劳宫,各36次,可促进睡眠。
涌泉穴是肾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足底,在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将两手心搓热,用手心搓脚心100~300下,可治疗失眠和高血压。
敲胆经帮助消化
敲胆经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主要作用是疏通和增加气血,促进胆汁的分泌,帮助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胆经循行经过下肢外侧的中线(相当于裤子的外
侧裤缝处),一般使用空心掌敲击,次数以100~200次为宜。不强求敲击到小腿部,初练者可慢慢增加次数。平和体质的人可长期坚持敲胆经,孕妇、产妇不能敲,老年人和特别虚弱的人每次敲击的次数不宜太多,肝火本来就比较旺者不宜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