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体质形成的原因_导致血瘀体质的6大因素

血瘀体质的本质是由于过多的脂蛋白堆积在血管中,多余激素、代谢产物等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寒冷或精神紧张引起血管收缩,心的泵血能力减弱,凝血紊乱等原因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而凝固堵塞血管的亚健康状态。以下是血瘀体质形成的原因。

1.血脂高的人会导致血瘀吗?

血瘀体质形成的原因_导致血瘀体质的6大因素

血液中有两种载脂蛋白,一种叫高密度脂蛋白,是好的脂蛋白;另外一种叫低密度脂蛋白,是坏的脂蛋白。它们是血脂储存、运输的工具。低密度脂蛋白是血中胆固醇的仓库,正常数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带着胆固醇随着血液循环到处跑,输送到需要胆固醇的器官。但是数量超标的低密度脂蛋白越走越慢,就会堆积在血管狭窄或损伤处,堵塞血管。高密度脂蛋白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储藏运输车,正常数量的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带着低密度脂蛋白离开血脂沉积处,促进脂类排出体外。目前,医疗意见认为高密度指蛋白的值高比较健康。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属外源性脂肪,一般不超过血脂的20%;内源性的血脂由肝脏合成,比例超过80%。对红肉等动物蛋白质及脂肪的偏爱,或油炸食物占满食谱,会使血脂的总数提高,血液黏稠,血脂四处堆积,损伤组织和血管,凝血机制启动,就形成了中医所说的痰瘀互结、痰凝血瘀。此时痰湿体质和血瘀体质混杂存在。

2.寒冷会引起血瘀吗?

寒冷是最常见的导致血瘀的原因,即中医常说的寒凝血瘀。在寒冷的环境中,四肢的血液循环变差,重要部位的血液循环开放,体温较高的是头部、颈部和内脏。长时间的寒冷刺激,四肢的血管遇冷收缩,缺氧痉挛,手足就会灰白;若血流减慢甚至停滞,则易导致瘀血,手足变为青紫。手部血管受寒痉挛严重者易引起手指变白疼痛,间歇性发作,临床上称为雷诺氏症。寒冷不但会引起关节疼痛,由于外周循环不畅,也会引起重要部位循环压力过高,导致脑压过高,出现头晕头痛。此外,冷饮、冰激凌等冷冻食物,及冰箱中的食物取出直接食用,都可以使恒温的肠胃血管遇冷收缩,血流迅速减慢,导致肠胃血瘀。不通则痛。

3.情绪波动是血瘀的原因吗?

瑞典的一项试验证明:在紧张压力下,20分钟后,健康成年男子的凝血因子Ⅶ和Ⅷ均显著增加。对于女性,无论是雌激素还是孕激素升高,都可以使凝血因子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加大。所以在情绪波动时,血中某些激素的浓度增高,有时大约为正常状态下的10倍,导致凝血因子增加,血液出现高凝状态。情绪波动而产生症状被中医称作气滞,其导致的高凝状态即中医所说的气滞血瘀。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可大大降低血瘀的产生。

4.心脏功能差会导致血瘀吗?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源动力,它的泵血使得血液流动,沿着动脉到各个器官末梢,完成营养和氧气交换,从末梢到静脉,再回到心脏。心脏无力,推动不足,流动减慢,导致某些器官末梢循环障碍,因虚至瘀。纤溶酶原活化后变成纤溶酶,就像一把剪刀在体内凝血一溶血平衡中起着重要的溶栓作用,如果没有这把剪刀,纤维蛋白就会凝结成网状,由于纤溶酶原和纤溶酶不足最终导致凝血。这与中医常说的气虚血瘀相似。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