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夜间睡觉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每晚子时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子时进入睡眠第二天就能轻松地工作学习小美每天凌晨3点以后才睡,白天疲惫不堪,大大的眼袋被同学戏称为“小金鱼”,她说已经睡了8小时,为什么还是觉得累,而且越来越胖。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熬夜时有应急反应,消耗大量的“气”,胆在原本最旺盛的时候没有完成新陈代谢,胆汁没有得到更新,再加上子时是人体阳气开始生发的时辰,没有及时得到休息,则阳气不足,第二天必然会疲惫不堪、而色发白。只有夜间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
当小美明白这一道理后,她就按时早睡早起,身材越来越苗条,工作效率也提高许多。
1.顺应四时。规律作息
一年之中,具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夏天白昼长,冬天黑夜长,日照时间的长短与自然界阳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自古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规律。顺应四时养生,从作息规律来讲,春夏宜晚睡早起而养阳,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宜早卧晚起而养阴,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长期作息失度,起居无常,会加重气虚状态,使人精神萎靡,目光无神,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等。
2.顺应四时.调整生活习惯
气虚体质者御寒能力差,在生活起居上尤其应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适当调整。春季气候变化较大,乍暖还寒,人体的皮肤随着气温的升高变得较为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春天宜“捂”,特别是气虚体质者,减脱冬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夏日炎热,皮肤毛孔张开,风寒湿邪容易侵入,睡觉时不宜用扇类送风,更不宜贪凉露宿,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也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防止患夏季感冒。秋季由热转凉,初秋时节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否则易削弱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深秋时节,寒气加重,应及时增加衣服。冬季不要随意扰动阳气,不适宜每天长时间泡澡或蒸桑拿等,日出而作,节制房事,养肾保精,固护元气。
3.居室环境有讲究
在家居环境方面,尽量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宜选择向阳避阴、通风良好、干燥凉爽的居住环境。卧室应选择在向阳的房间,保持居室经常通风换气。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既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也可以调节空气湿度,使人保持头脑清醒,身体舒适。
4.劳逸结合有讲究
合理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有利于补肺气、健脾气和养肾气,对于少气懒动的气虚体质者而言,倡导尽量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多动脑、多活动。但是,气虚者体力较弱,神形容易疲劳,更需要劳逸结合,比如,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避免太冷或太热的时候开展户外运动,在暑湿较重的盛夏、天气寒冷的冬季、气温较冷的早晚和烈日当空的正午,都要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甚至不进行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