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效果与方法、经验

【方术内容】

①常规治疗:所有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均常规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胸腔内置管,引流胸水,24小时不超过1200ml为宜,以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及纵隔摆动。经数天控制积液,一般为2~5天。经B超证实积液基本引流完后,给予注射药物行胸腔内化疗,给顺铂每次注入40~60mg,注药后即关闭引流管,嘱患者行体位转动,使药物均匀分布于胸腔,夹管24小时后,再放管引流,每5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

②中医治疗: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岩舒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每次注人20ml,并加用中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基本方:葶苈子12g,白芥子12g,猪苓15g,茯苓15g,半夏10g,薏苡仁30g,车前草20g,桂枝10g,白花蛇舌草15g,大枣10枚,黄芪30g。胸痛甚者加郁金、元胡、白芍、甘草、泽兰、丹参以活血行气、缓急止痛;胸闷、气急甚者加苏子、五味子以宣肺降气;发热者加金银花、黄芩以清热解毒;咳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等凉血止血;咳痰量多者加竹沥、半夏、陈皮化痰止咳。每天数剂,每剂500ml,分早、晚2次温服。服药1周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4周后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 。检查胸片、胸水B超, 注射药物前及注射药物后1周及4周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胸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中药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效果与方法、经验

【临床疗效】

治疗后CR19例,PR7例,NR4例,总有效率为86.6%。

【治验点评】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发生胸膜转移或胸膜原发肿瘤所致的并发症,其病因以肺癌最为常见,肺癌合并胸腔积液一般预后较差,晚期肺癌患者的胸水增长迅速,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不适,严重影响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单纯反复胸穿抽胸水治疗疗效不佳,生存时间缩短,且患者痛苦大。顺铂是胸腔内注射常用药,对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使胸膜粘连增厚,抑制积液的渗出,但其毒副作用明显。中医认为,肺癌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化疗药物是一种热毒,可耗伤气阴,气血亏虚,从而产生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心脏功能等一系列毒副作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由苦参、土茯苓、山慈姑、五灵脂、何首乌等中药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g、苦参碱18mg以上。中药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苦参清热燥湿;土茯苓清热解毒;山慈姑散结解毒;五灵脂行血止痛;何首乌补肝肾、养气血。复方苦参注射液不但在配合化疗药物治疗肺癌时可缓解和减轻化疗药物的热毒之性,且能有效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实验研究发现苦参和土茯苓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杀伤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和促凋亡作用,对正常细胞无破坏,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增加作用,并有止痛、升白细胞、增加体重及止血等药理作用。何首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何首乌甾体脂苷对Lewis肺癌和小鼠S 108实体瘤有显著抑制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岩舒注射液有止痛的作用。中医药治疗晚期肺癌胸腔积液在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期、配合放化疗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体现中医药治疗的“带癌生存”特色。方中葶苈子泻肺逐饮、下气平喘,白芥子搜剔停饮伏痰、逐胸腔水饮,猪苓、茯苓、半夏、薏苡仁健脾燥湿、淡渗利水;车前子导水下行、通利小便;桂枝辛温,暖脾肾、助气化、散寒水;白花蛇舌草抗癌解毒;大枣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其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等对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颉顽肺癌的生长;大枣、黄芪补脾肺之气。我们使用中药联合苦参注射液及顺铂胸腔内化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有协同作用,较单用顺铂疗效好,可以有效地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且减少顺铂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