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①支架置入方法:术前42例患者均经钡餐和胃镜食道检查,以便了解患者食管病变长度、部位、范围、程度,有无内瘘,以选配合适的支架类型、直径和长度。常规术前准备,在X射线透视或内镜直视下操作,先下导丝,然后沿导丝下气囊导管扩张狭窄段,扩张直径以支架推送器能顺利通过为宜。将经消毒的装有支架推送器经口腔沿导丝导人,使推送器的前端超过标定线,并标记此时推送器与门齿或牙托的相对位置;在确定释放位置后(胃镜或X线造影监视),松开安全锁,推杆固定位置不动,后撤外鞘管,释放出支架;在体温下,待支架恢复原状后,将导丝及推送器退出口腔;支架留置以后,立即进行胃镜或食管造影、拍片,观察支架安放位置及食管开放情况,需要时可进行球囊扩张,如支架位置不合适,可通过胃镜及支架取出器调整支架位置。②治疗方法:均在支架置人后当天服药1周。用通噎汤:黄芩10g,半枝莲30g,蒲公英20g,黄芪30g,白术30g,砂仁10g,旋覆花10g,代赭石30g,半夏10g,陈皮10g,元胡20g,三七粉5g。每次100ml,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吗丁啉10mg,每日3次。
【临床疗效】
治疗42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47%。
【治验点评】
食管恶性狭窄经气囊或探条扩张后并置人带膜支架,同时服用汤药,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防治肿瘤向食管腔内生长,患者饮食量增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高位的食管癌患者,最好选用自膨式编织支架,可减少患者的胸部疼痛及支架异物感。支架的长度一般不超过病灶上、下端各1.0~1.5cm。并多选用两端球形的支架。中医理论认为食管癌晚期患者由于病程长,耗伤正气,气虚夹瘀,热毒内生。应用通噎汤中的黄芩、半枝莲、公英清热解毒;黄芪、白术健脾益气;旋覆花、代赭石、半夏、陈皮、砂仁降逆止呕;元胡、三七粉化瘀止痛。全方具有辛开苦降、化瘀消积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黄芩、半枝莲、公英除有抗肿瘤作用外,还有抑菌作用。半夏、陈皮、砂仁对消化道平滑肌蠕动起正常调节作用,能缓解胃肠紧张性收缩。元胡、三七粉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能缓解平滑肌收缩引起的痉挛性疼痛。经临床研究表明,本方能较好地缓解术后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和恢复食管、胃肠的正常蠕动,并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抗反流和提高术后康复能力,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