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其症较一般感冒重,而且具有传染性,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而兼夹时疫之邪所致。症状与风寒或风热感冒相似,但其症较重。起病急,病程短,高热,乏力,全身酸痛,咳嗽。本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及大流行。
加减香薷饮
【组成】香薷、金银花、连翘、青蒿、板蓝根各10~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暑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夏季“流感”。
【附记】本方剂量可视病情酌定。①加减:偏寒者加淡豆豉;偏热者加薄荷、野菊花;汗多去香薷;热盛加鸭跖草;咳重加杏仁、车前草;暑湿明显加鲜藿香、鲜佩兰、厚朴、六一散;恶心呕吐加姜半夏、竹茹。②效果:毛文彬用本方治疗96例,全部治愈。
板蓝根汤
【组成】板蓝根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用板蓝根冲剂(中成药),每取1包,用开水冲泡,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性感冒。
【附记】本方用于治疗和预防流感。均有较好的效果。
四味流感汤
【组成】灯笼草、三桠苦、乌梅根各30g,甘草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或2剂,日服2~4次。连服3天。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性感冒。
【附记】用本方治疗100例,治愈7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本方适用于暑温发热、风热型流感,对体质虚弱和风寒偏重的感冒,则不宜使用。
大青叶汤
【组成】大青叶、板蓝根、紫草各50g。
【用法】上药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后,用文火煎,煮沸后3~5分钟即可。每日1剂,日服2次。小儿以少量昼夜服。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流行性感冒。
【附记】用本方治疗156例,均获痊愈。一般服药2剂而愈,少数服3或4剂而愈。愈后观察,未发现反复和不良反应。
贯众二青汤
【组成】贯众、四季青各15g,大青叶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性感冒。
【附记】四季青为爵床科植物爵床的全草。
荆苏二草汤
【组成】紫苏叶、荆芥各15g,苍耳子、鱼腥草各10g,鸭跖草5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辛温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性感冒(风寒型)。
【附记】用本方治疗50例,全部治愈。
蒲公英汤
【组成】蒲公英30g,羌活15g,牛蒡子、薄荷(后入)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止痛。
【主治】流行性感冒发热、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