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咳血怎么治?中医治疗药方配方处方大全

咳血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中。多因肺热炽盛,或阴虚火旺、灼伤肺络,或久咳损伤肺络,或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多血随咳出,咳而出血。轻者仅痰中带血或血点滴而出。重者痰血量多或血多痰少,或痰挟血丝、血块,从口咳出,血色鲜红,甚则可连续吐鲜血数十口,或大咯血不止。尤以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所见为多。

止血散

【组成】血余炭、煅花蕊石、白及、炒三七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1~3g,用5岁以下健康男孩之中段尿送服。

【功效】引火归原,血归其位。

【主治】肺病大咳血或胃病大吐血。

【附记】血止后,即辨证用药以治其本,巩固疗效。

老中医咳血怎么治?中医治疗药方配方处方大全

四味白黄散

【组成】白及40g,大黄30g,儿茶20g,白矾1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服1g,日服4次。

【功效】化瘀宁络。

【主治】肺结核咳血。

【附记】本方除治疗肺结核咯血外,还可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咳血。皆能收到良好效果。

麻杏果甘汤

【组成】白果、麻黄各10~30g,杏仁10g,甘草6~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宣肺顺气,清热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咳血。

咳血散

【组成】白及、血余炭、花蕊石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6~9g,日服2次,开水冲服。

【功效】祛瘀,止血,生肌。

【主治】各种咳血。

三鲜饮

【组成】鲜藕节、鲜小蓟、鲜仙鹤草各30~60g。

【用法】上药取鲜品洗净,各绞汁30~60ml,混匀。每次服30ml,日服2或3次。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咳血。

止血散

【组成】侧柏叶炭、血余炭、百草霜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9g,日服2或3次,用鲜藕汁或白萝卜汁冲服。

【功效】凉血,祛瘀,止血。

【主治】咳血及吐血。

咳血丸

【组成】白及30g,藕节、阿胶、炙枇杷叶各15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生地黄煎浓汁为丸(小粒)。每次服3g,日服3次,含化咽下。

【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主治】咳血。

咳血散

【组成】白及30g,大黄炭15g,赭石12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6g,日服3次,开水冲服。

【功效】清热生肌,降逆止血。

【主治】肺热咳血,兼治吐血。

白茅根汤

【组成】白茅根30g,仙鹤草、侧柏叶各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肺热咳血,兼治吐血。

【附记】或取鲜白茅根、鲜藕节各120g,鲜墨旱莲(或鲜小蓟)100g。水煎服,每日1剂。用治咳血,效果亦佳。

生地汤

【组成】鲜生地黄200g,白及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用生地黄绞汁,冲服白及粉。每日1剂。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阴虚咳血。

咳血汤

【组成】地骨皮10g,白及12g,百合、玄参、藕节各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滋阴泻火,凉血止血。

【主治】咳血(阴虚火旺型)。

白茅根汤

【组成】白茅根120g,水牛角(先煎30分钟)60g,生地黄30g,赤芍、牡丹皮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阴虚咳血。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