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消化性溃疡怎么治?中医治疗药方配方处方大全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病程缠绵,根治颇难。多因饮食失调;或忧思恼怒,肝郁化火,热灼胃阴,而致胃黏膜受损;或脾虚失运,湿邪凝聚,郁久化热,腐蚀胃体,日久不解,均可导致溃疡病的发生;或由慢性胃炎转化而成。

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或胀痛,或灼痛,或刺痛、隐痛,或伴有嘈杂、吞酸、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胃溃疡疼痛多在食后半小时发作,其压痛点多在正中或偏左侧;十二指肠溃疡,其痛多在食后2小时,压痛点多偏右侧。拒按多实,喜按多虚。喜冷多热,喜热多寒。

老中医消化性溃疡怎么治?中医治疗药方配方处方大全

溃疡散

【组成】儿茶、海螵蛸、枳壳、血竭、三七、白及、石膏各150g,黄连100g,白芍250g,延胡索120g,甘草140g。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20g,日服4次,于饭前30分钟用热水或蜂蜜调成糊状吞服。25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观察疗效。

【功效】理气止痛,清热制酸,活血生肌。

【主治】消化性溃疡。

【附记】用本方治疗153例,经服药2~4个疗程后,痊愈141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35%,治愈率为92.16%。痊愈者经2年随访未见复发。

元胡汤

【组成】延胡索9g,五灵脂6g,蒲黄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共制为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和胃。

【主治】消化性溃疡(瘀血阻络型)。

翁芪糖浆

【组成】白头翁210g,黄芪105g,蜂蜜280g。

【用法】先将白头翁、黄芪用清水漂洗并浸泡1昼夜,然后用文火浓煎2次,去渣,将两次药液混合。另将蜂蜜煮沸去浮沫后加入药液中,浓缩成糖浆备用。用时每次服20ml,日服3次。于饭前用温开水冲服。

【功效】清热养胃,益气生肌。

【主治】消化性溃疡。

【附记】用本方治疗147例,其中胃溃疡56例,治愈18例,好转31例,无效7例;十二指肠溃疡78例,痊愈31例,好转44例,无效3例;复合性溃疡13例,痊愈2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84%。

二白丸

【组成】白芍、白及、氢氧化铝各2g,氧化镁0.6g。

【用法】取氢氧化铝及氧化镁分别研成细粉;白及提取白及胶;白芍加水煎煮去渣,浓缩成膏。将白芍膏与白及胶液混合均匀,加入氢氧化铝和氧化镁的细粉,混合均匀,制粒压片,每片重0.3g,每剂可制15片。每次服5片,日服3次。30天为1个疗程,连服2或3个疗程。

【功效】柔肝养胃,收敛生肌。

【主治】消化性溃疡。

【附记】用本方治疗90例,临床治愈68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

柴百连苏饮

【组成】柴胡10g,百合15g,黄连、吴茱萸各4g,蔻仁、苏叶各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疏肝和胃,佐金平木。

【主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胀痛不适,连及两胁,攻撑走窜,纳呆或伴见嗳气泛酸;或兼见腹胀,大便软溏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附记】此为王行宽方。屡用效佳,有效率达86.7%。如寒偏甚者,黄连用2~3g;热偏甚者,黄连用5~6g,或加黄芩;大便秘结者,去蔻仁,加大黄5g;大便溏稀者,可合用痛泻要方;痛甚者,加用金铃子散。本方加乌药、川楝子、太子参各10g,甘草3g,名为连苏畅中饮,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及糖尿病胃轻瘫有良好效果。

海蒲龙骨汤

【组成】海螵蛸粉15~30g,蒲黄(包煎)10~15g,龙骨粉15~30g,党参、炒白术、生黄芪各15g,大枣(掰开)10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或3次。

【功效】益气健脾,收敛生肌。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附记】①加减:痛甚加延胡索;胃寒加吴茱萸;酸多加瓦楞子;呕血或便血加白及、三七;腹胀加炒莱菔子;便秘加桃仁;便稀加煅牡蛎;高血压、动脉硬化加白芍;小便发红加白茅根。一般可去炒白术,加白芍。②效果:屡用效佳。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