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属中医学“水肿”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是临床常见病。一般来说,急性肾炎多属中医学“阳水”,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慢性肾炎多属中医学“阴水”,多见于中老年人。急性者易治,慢性者难疗。
病关三脏(肺、脾、肾),其本在肾,多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急性肾炎多由外邪犯肺、肺失宣降所致。日久不愈,三脏必虚,“穷必归肾”而致慢性肾炎。或先由三脏功能失调而致水湿内停,复感风邪所致。
起病较急,浮肿始自眼睑,次及头面及全身,多伴寒热、咳喘,或腰痛,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及蛋白,或血压增高,或咽喉肿痛,多属急性肾炎。或全身浮肿、腹水膨满、肢冷畏寒,重在脾虚;水肿重在下部、腰酸腿软、动则气喘,重在肾虚等;或周身浮肿、腹水明显、胸腹胀满,重在三焦壅滞等,多为慢性肾炎。根据家传经验:“凡水肿,重在上部,重在肺;重在下部,重在肾;周身浮肿,重在脾。凡肌肤肿胀处,以手指按之,凹陷处,迅即复起,多为阳水;迟缓而复者,多为阴水。阳水责之肺脾;阴水责之肾脾。总之三脏相干,惟各有侧重而已。”
三草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墨旱莲、车前草各9~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周为1个疗程。
【功效】凉血养阴,清热利水。
【主治】急性肾炎。
【附记】屡用效佳,浮肿一般在2~7天完全消退。
玉米须汤
【组成】玉米须、白茅根、冬瓜皮、车前草各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消肿。
【主治】急性肾炎。
仙鹤草汤
【组成】仙鹤草30g,大蓟、小蓟各9g,琥珀粉(分冲)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凉血活血,利水消肿。
【主治】急性肾炎。
【附记】或取冬瓜皮500g,赤小豆100g。共炖熟。每日1剂,食豆喝汤。用之临床,坚持服用,效果亦佳。
芪附车前汤
【组成】黄芪50g,茯苓40g,当归、白术各20g,附子15g,车前子(包煎)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或3次。
【功效】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主治】慢性肾炎(阴水)。
四皮饮
【组成】冬瓜皮30g,桑白皮、生姜皮、茯苓皮各1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共制为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宣肺发表,通利三焦。
【主治】急性肾炎(风寒犯肺、三焦气滞型)。
麻黄杏仁汤
【组成】麻黄5g,杏仁10g,浮萍6g。
【用法】将杏仁去皮、尖与另2味共制为粗末,放人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宣肺发表,通利三焦。
【主治】急性肾炎。
三白消肿汤
【组成】白术30g,鲜白茅根60g,桑白皮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或共制为粗末,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即可。代茶频饮。
【功效】宣肺利气,运脾消肿。
【主治】慢性肾炎(肺失宣降、脾虚失健型)。
参芪山药汤
【组成】黄芪、生地黄各20g,党参、山药、五味子、山茱萸、茯苓、牡丹皮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气益阴,健脾消肿。
【主治】慢性肾炎(气虚型)。
大黄槐花汤
【组成】大黄、桂枝、槐花各30g。
【用法】水煎取浓液100ml,每晚保留灌肠。
【功效】导浊消肿。
【主治】慢性肾炎。
【附记】或取石蒜3个,蓖麻子70粒。共捣烂如泥,每晚敷于两足底(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连用7天。效果亦佳。
散瘀消肿汤
【组成】黄芪45g,桑寄生、当归、赤芍各25g,丹参、苦参各15g,红花、桃仁、大黄、鸡内金各10g,甘草8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益气活血,清热散瘀。
【主治】慢性肾炎。
【附记】临床屡用,疗效满意,显效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