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小儿遗尿怎么治?中医治疗药方配方处方大全

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而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先天不足、下焦虚寒、闭藏失职;或脾肺气虚、上虚不能制约于下;或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所致。睡中遗尿,轻者每夜或隔数夜1次,重者每夜尿床2~3次。有些严重患者,可延至10余年,甚至成年仍有尿床。

遗尿散

【组成】黄芪150g,山药、菟丝子各60g,金樱子50g,炙川芎100g,陈皮3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小儿每次服10g,日服3次(早、中及临睡前各服1次),服时加适量蜂蜜,淡盐水送服。成人倍量。一般服1~2剂即愈。

【功效】健脾益肾,化瘀止遗。

老中医小儿遗尿怎么治?中医治疗药方配方处方大全

【主治】小儿遗尿。

参芪三子汤

【组成】党参、炙黄芪、益智仁、山药、炒白术、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山茱萸、赤石脂各9g,煅牡蛎21克,炙甘草3g,蚕茧7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固摄。

【主治】小儿遗尿。

【附记】临床屡用,疗效显著。五乌散

【组成】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取6g,用食醋适量调匀成糊状,敷于肚脐上。每晚1次。连用3~5天。

【功效】养血,固涩,止遗。

【主治】小儿遗尿。

【附记】或取五倍子12g,研末,用醋调和成软膏状,做成小药饼2个,贴敷于双侧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临睡前敷上,次日早晨取下。用治遗尿,疗效显著。

智骨散

【组成】补骨脂(盐炒)、益智仁(盐炒)各60g。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筛,分作6包备用。每日早晨用米汤泡服1包,一次顿服(成人倍量)。6次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固摄。

【主治】小儿遗尿。

【附记】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六味益肾汤

【组成】五味子4g,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益智仁各5g,猪膀胱1具(去尿、洗净)。

【用法】将上述药物(前5味)装入猪膀胱内,并将其口扎好,同时用粗针头将猪膀胱扎数孔,放入锅内,加清水1500ml,煮沸后约1小时去渣及汤液,取猪膀胱切片食之。成人一次食完,小孩可分2或3次食完,如10岁以下小儿服食困难者,可取汤液服之亦佳。

【功效】补肾固涩。

【主治】遗尿症。

【附记】屡用效佳,一般服1~4剂即可治愈。

桑螵蛸汤

【组成】桑螵蛸10个,山茱萸、益智仁、菟丝子、覆盆子各15g,红糖100g。

【用法】将前5味药加水500ml,煎至300ml,再将药渣加水300ml,煎至100ml。取两次煎液400ml,加入红糖,溶化后装瓶备用。每次服10~15ml,日服3次。

【功效】补肾,固精,缩尿。

【主治】小儿遗尿。也可用于成人遗精。

【附记】肝热型遗尿者禁用。

黄柏汤

【组成】黄柏6g,知母、补骨脂各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利湿,补肾止遗。

【主治】遗尿症(湿热下注型)。

遗尿散

【组成】刺猬皮、桑椹各30g,炒杜仲15g。

【用法】上药共焙焦研成细末,备用。每次服5g,日服2次,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

补肾止遗。

【主治】遗尿症。

【附记】或取鸡内金18g,白果6g,共研细末。每服6g,日服2次,用黄酒送服。用之临床,效果亦佳。徐氏小儿遗尿验方【组成】补骨脂、金樱子、防风、藁本、浮萍、石菖蒲各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7剂为一诊,四诊为1个疗程。一般需服药4周。

【功效】温肾固摄、宣发肺气。

【主治】小儿遗尿症,属肾气虚惫、膀胱约束无权者。症见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伴神疲乏力、腰腿酸软等。

【附记】徐小洲经验方。经用本方治疗109例患儿,有效率为71.56%。随症加减,可配以芳香开窍,或清热泻火,或健脾益气之品,如选用麻黄、知母各10g,黄柏2g,以及党参、黄芪、山楂等。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