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耳中出血医案大全_中医治疗方法

耳中出血

费晋卿医案

耳为肾窍,肾水久亏,肝胆之火逼血上行,耳中出血。宜滋肾柔肝,以降虚火。

细生地,天麦冬,南水参,生龟版,茯苓,山药,生石决,茜草根,牡丹皮,牛膝,藕,童便。(《费伯雄医案》)。

何其伟医案

耳窍流血,齿出脓而鼻垂秽涕,皆真阴亏损也。不易治。

西洋参,龟版,粉丹皮,麦冬肉,石斛,生地,阿胶,料豆皮,肥知母,牡蛎。(《山草堂医案》)。

老中医治疗耳中出血医案大全_中医治疗方法

其他医案

人有耳中出血者,涓泪不绝,流三日不止,而人死矣。此病世不尝有,然而实有其症也。耳者,肾之窍也,耳中流血,自是肾虚之病。然而肾虚,血不走胃,不从口出,而偏从耳出者,正有其故,盖心包火引之也。心包之火与命门之火原自相通,二火沸腾,则血不走胃而走耳矣。盖胃为心包之子,胃恐肾火之害心而兼害胃,故引其火而上走于耳,诸经所过之地,尽捲土而行,故血乃随之而出也。虽耳窍甚细,不此胃口之大,无冲决之虞,而涓涓不绝,岂能久乎?故必须急止之。方用填窍止氛汤。

麦冬一两,熟地二两,菖蒲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效如响。

用熟地以填补肾精之水,麦冬以熄心包之焰,二经之火熄而耳窍不闭,则有孔可钻,虽暂止血,未必不仍然越出也。故用菖蒲引二味直透于耳中,又引耳中之火而仍返于心包,火归而耳之窍闭矣。如此用药之神,真有不可思议之妙!

此症用截流汤亦神效。熟地二两,生地、麦冬各一两,三七根末,三钱,菖蒲一钱。水煎服。一剂即止血。(《临证医案伤寒辨证录》)。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