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药有哪些?常见抗过敏药大全及副作用、适应症、禁忌

文章目录

一、什么么是抗过敏药?

二、常用抗过敏药及适应症

常用抗过敏药的副作用

什么么是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一般是指抗组胺类药物。

最初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除抗组胺作用外,还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如嗜睡、乏力、反应慢、口干、视力模糊、便秘等。不宜用于开车、高空作业、操作仪器等工作者。

后来生产的抗组胺药,如酮替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无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作用,但有些对心血管疾病有潜在风险而放弃,如息斯敏等。

近年来,局部使用的抗组胺类药物开始用于临床,例如鼻喷剂、滴眼液、皮肤霜剂等。局部用药,既能避免口服的不良反应,又能取得与口服药物同样的疗效。而且起效时间快,无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和心脏毒性,临床应用十分安全。

抗过敏药有哪些?常见抗过敏药大全及副作用、适应症、禁忌

常用抗过敏药及其适应症

(1)苯海拉明:每片12.5mg、25mg、50mg。糖浆每瓶100ml(1ml:2.5mg)。针剂lml:10mg、2ml:20mg。

能消除各种过敏症状。尚具有镇静、防晕动及止吐作用,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用于各种过敏性皮肤疾病,如荨麻疹、虫咬症、晕动症等。

口服:每次2.5~5mg(1岁以下)、5~7.5mg(1-3岁)、7.5~lOmg(4-6岁)、10~12.5mg(7岁以上)、12.5-25mg(成人)2-3次/d。肌注或静注:每次0.5一lmg/kg(成人20mg)。必要时6小时可重复用1-2次。

不良反应:中枢抑制、头晕、呕吐、气急、胸闷、咳嗽、喉痉挛。过量可有激动、幻觉、抽搐,甚至死亡。孕妇及乳母慎用,新生儿禁用。

(2)氮卓司汀:片剂每片0.5mg、1mg。颗粒每包1g:2mg(0.2%)。喷鼻剂每支10ml:10mg。滴眼液每支5ml:2.5mg。

除具有抗组胺作用外,尚有抑制白三烯释放的作用。作用强而持久。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口服:预防哮喘,6岁以上及成人每次2-4 mg,2次/d,早、晚服;或4-8 mg,1次/d,睡前服。过敏性鼻炎,6-12岁,每次0.5一lmg(成人1-2mg),2次/d。喷鼻:每侧鼻孔每次1喷,2/d。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优于口服。

不良反应:嗜睡、倦怠、食欲缺乏、腹痛、腹泻、呕吐、呼吸困难、手足麻木、皮疹等。妊娠妇女慎用,6岁以下儿童禁用。

(3)氯苯丁嗪:每片25mg、50mg。

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作用较苯海拉明强而持久,有镇吐、镇静作用。用于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哮喘)及妊娠呕吐、晕车、晕船等。

口服:每次0.5~lmg/kg(成人25~50mg)睡前或早、晚各1次。

不良反应:嗜睡、头晕、倦怠、运动失调、耳鸣、复视等。驾驶员、机器操作员慎用,忌饮酒或用中枢神经抑制剂。

(4)氯苯那敏(扑尔敏):每片4mg。针剂1 ml:10mg、2ml:20mg。

为抗组胺药,用于过敏性疾病,如虫咬、药物过敏等。与其他中、西药结合治疗感冒等。

口服:0.35mg/(kg·d),分3-4次(成人每次4mg,3次/d)。肌注:每次5-10mg,1次/d。静注:每次10mg,1次/d。

不良反应:口干、眩晕、恶心、嗜睡、心悸、皮肤瘀斑、出血倾向、诱发癫痫等。高空作业、驾驶员、癫痫病、婴儿及乳母禁用。

(5)氯雷他定:每片5mg×4片、×6片、×10片,10mg×4片、×6片、×10片。糖浆每瓶100ml(1ml:lmg)。

为H1受体拮抗剂,抗变态反应作用比氯苯那敏、息斯敏等强而持久。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

口服:体重低于或等于30kg每次5mg或5ml,体重高于30kg及成人每次10mg或10ml,1次/d。

不良反应:乏力、头痛、呕吐、腹泻、皮疹、过敏反应、黄疸、心律失常、眩晕、震颤、癫痫等。2岁以下儿童、孕妇及乳母慎用。

(6)曲尼司特:片剂每片120mg。胶囊每粒100mg。

与色甘酸钠相似,是一种过敏介质阻滞剂,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膜,阻止脱颗粒。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及其他过敏性疾病。

口服:每次2-3mg/kg(成人120~200mg),3次/d。

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食欲缺乏、腹痛、腹胀、腹泻、头痛、嗜睡、皮疹、全身瘙痒、心悸、鼻出血、口腔炎等。

(7)赛庚定:每片2mg。

较强的抗组胺药。用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和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变应性鼻炎及支气管哮喘。

口服:0.15一0.25mg(kg·d),分2-3次服用(成人2-4mg,2~3次/d)。

不良反应:嗜睡、口干、乏力、头痛、头晕、幻觉、失眠、恶心、便秘、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惊厥、癔病等。

(8)西替利嗪:每片10mg。滴剂每瓶20ml(1ml:10mg)。

为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中枢抑制作用较轻。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及皮肤瘙痒。

口服:每次2.5mg(2~5岁)、5mg(6一11岁)、lOmg(12岁以上及成人),1次/d。必要时12小时后可加1次。

不良反应:困倦、嗜睡、头痛、眩晕、激动、口干及胃肠道不适等。

(9)酮替芬:每片1mg。胶囊每粒lmg。口服液5ml:1mg。滴鼻液10ml:15mg。滴眼液5m1:2.5mg。

与色甘酸钠相似但效果更强。有明显抗组胺作用,对内源或外源性过敏均有效而持久。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的疗效优于成年哮喘。也用于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荨麻疹、结膜炎等。

口服:婴儿每次0.3mg、1-5岁每次0.5mg(5岁以上及成人每次lmg),2次/d。

不良反应:嗜唾、倦怠、口干、恶心、头痛、头晕、迟钝以及体重增加。对本品过敏、驾驶员、机械及高空作业时禁用。孕妇慎用。不与镇静剂、降血糖药合用。

(10)异丙嗪:每片5mg、12.5mg。针剂lml:25mg、2ml:50mg。

有抗组胺作用,解除组胺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致痉和充血作用。用于荨麻疹、黏膜过敏、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口服:一般每次0.5一lmg/kg(成人12.5mg),1~3次/d。肌注或静滴:用量同口服。抗过敏,肌注,每次0.125mg/kg或3.75mg/m2(成人25mg),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可加倍。止吐抗眩晕,每次0.25-0.5mg/kg或7.5~15mg/m2(成人6.25-12.5mg)必要时4小时可重复。镇静催眠同一般用量,睡前用。

不良反应:嗜睡、视力模糊、头晕、皮疹、胃痛、反应迟钝(儿童多见)、呕吐、黄疸等。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急性哮喘慎用。

常用抗过敏药的副作用

苯海拉明:可出现头晕、嗜睡、倦乏,偶尔会出现皮疹。

氯苯那敏:相比较于苯海拉明,其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较轻,但服用过量可出现幻觉、烦躁等。氯苯那敏还可诱发癫痫,故有癫痫病史的患儿禁用。

开瑞坦:个别患儿出现乏力、口干、皮疹、血尿、腹痛、呼吸费力、麻木等反应。

酮替芬:主要是嗜睡、倦怠,有些家长会反映患儿长期服用后食欲增强,从而使体重增加。

色甘酸钠:主要是出现咽部和支气管刺激的症状,如咳嗽、恶心,甚至诱发哮喘反复发作。因此,服用该药见效后,需减少给药次数并逐渐减量,绝对不能突然停药。

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时全身发热,注射太快或者量太大时可发生心脏骤停。本品对血管壁有刺激,少数人静脉注射时可引起软组织钙化。

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类固醇霜剂可引起皮肤变薄和色素沉着。长期使用类固醇气雾吸入剂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另有报道,给宝宝用激素类药物后易致青肿,还可能出现白内障。口服片剂可导致痤疮、面部潮红、水肿、肌无力和消化道溃疡。长期注射皮质类固醇副作用大,不被推荐。

维生素C:有些家长认为宝宝维生素吃得越多越好,但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会使宝宝体内的白细胞的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可能会引起草酸及尿酸结石的形成。长期大量(每日2克以上)服用本品,还可引起泌尿系统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每日用量超过5克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