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多为口服给药,多在小肠吸收,胃内吸收少,又因中草药成分复杂、分子结构大等原因,吸收速度较为缓慢。曾有口服4~6h胃中尚有残留毒物的报道,因而可在其未完全吸收前排出体外。常用方法如下。
(一)催吐,
适用于中毒早期或虽有呕吐但未将毒物全部吐出的病人。其作用机制是兴奋呼吸中枢或迷走神经,因此病人必须是在神志清楚、呕吐中枢反应存在的情况下方能有效,昏迷、惊厥、抽搐和患有食管静脉曲张、主动脉瘤、溃疡病出血、高血压、心脏病、门脉高压(以防血管破裂),以及腐蚀性药物中毒(因有可能引起食管及胃穿孔)时或没有呕吐反射的患儿及6个月以内的患儿不宜催吐,孕妇宜慎用。重危患者呕吐时,头部放低并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已发生剧烈呕吐者则不再催吐,其方法如下。
1.用手指或羽毛、筷子、棉棒等刺激咽喉部。轻度中毒时,先饮大量淡盐水至饱为止,然后催吐。如因食物过稠不易吐出,则催吐前先给予患者饮水500~600ml。
2.口服催吐药。可酌情选用一种,饮后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兴奋中枢,引起呕吐。①0.2%~0.5%硫酸铜溶液(胆矾)100~200ml。②1%硫酸锌溶液100~200ml。③碘酒0.5ml加水500ml。④3%盐水200ml。⑤浓肥皂水l杯。⑥白矾1.5~3g用开水冲化,微温后内服。①1:2000高锰酸钾液100~300ml。⑧酒石酸锑钾(吐酒石)0.1g加水1杯,或吐根糖浆15~20ml,6一12个月患儿用10ml,1一10岁用15ml,继而令其饮水,如服后20~30min未呕吐, 可再给一剂, 如仍未吐, 则必须洗胃。或吐根散1g加水1杯加服, 15min后发生呕吐。⑨瓜蒂3g, 甘草9g, 研细末水煎服(去渣)。①苦丁香、甘草各9g,研细末水煎服。①瓜蒂散:甜瓜蒂、赤小豆、豆豉各1.0g,研末水煎去渣温服,不吐再服。可用于药物及食物中毒。①三圣散:藜芦、胆矾各6g,防风10g, 用开水两大碗煮取一碗半, 去渣顿服。服后10min即引起呕吐,可用于药物中毒。心验方:白矾120g,百草霜30g,朱砂2g,生油300g,鸡蛋清10个。先将白矾、百草霜、朱砂共研细末,用鸡蛋清、生油调匀分5次服,每服1次后令患者饮水,水下即急吐,吐后再服药再饮水,如此反复5次。然后再煮黑豆汤2碗服下,可解砒石、铅粉等中毒。
上述催吐药选定一种口服后, 一般在15~30min内可出现呕吐,如此反复数次,直至呕吐液变清为止。重症患者或年幼儿童不能合作时,可用胃管将水灌入,然后拔出胃管再刺激咽喉使之呕吐。
3.皮下注射盐酸阿扑吗啡(去水吗啡)5~10mg,可于5~10min内出现剧烈呕吐。此法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而又必须催吐的患者,但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或孕妇不宜用,昏迷患者禁用。5岁以下小儿、休克、虚脱、中枢抑制及吗啡中毒者不用。
(二)洗胃
当催吐失败或效果不好等情况时,立即改用洗胃方法。在毒物进入体内1~6h一般均应洗胃。当毒物量较多或为油状毒物或服毒后曾进食大量蛋清、牛奶者时间再长也应洗胃。但必须注意强腐蚀性药物中毒,或新近有上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以及同时患有食管静脉曲张、严重心脏病或主动脉瘤的患者禁用此法,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之前也不应洗胃。洗胃方法如下。
1.口服法如患者清醒,可使其迅速喝下去洗胃液200~400ml然后用手指或匙柄,压舌板刺激咽部引起呕吐,多次反复直至洗出液清澈如注入液为止。每次灌人洗胃液的容量,一般不超过胃容量的1/2。
2.胃管法不愿自饮或昏迷患者可用此法。清醒者取坐位,指导其自行吞咽胃管;昏迷患者侧卧于床上,头部稍低,脸偏于一边,以防洗出液流入气管,有义齿者取下,极度烦躁者先给适量镇静药。昏迷患者用开口器将胃管缓慢插入食管约50cm处,儿童可从鼻梁到剑突之间的距离在胃管上做一标记,待胃管插人到此标记并能吸出少量胃内容物时,将其固定,用漏斗状胃管洗胃时利用虹吸原理,当液体进入胃一定量时立即将漏斗放低,使胃内液体流出,首次流出的洗胃液(内含毒物)应留做鉴定试验。洗毕可注人适量解毒药及泻药,然后将胃管夹紧拔出,以免中途漏出液体。洗胃前最好先抽出胃内容物,以免冲入肠中。
如检查胃管是否插错,可将胃管外端放入水杯中,如有气泡则表明误插入气管内(此时,除昏迷患者,多为呛咳及声嘶),应立即拔出重插。
对急性中毒患者应尽量将胃内容物抽出后再进行灌洗。
3.灌流式洗胃法对吸收后可再自胃排出部分毒物者可采用此法。方法是先从胃管将胃内容物抽洗干净,然后以三通玻璃管连接输液瓶及胃管,灌洗时每次注入洗液300ml,轮流开放和夹住连接输液瓶的皮管和引流管即可,以后每0.5~1小时灌洗1次。注意三通玻璃管的位置应低于床位水平,以便引流。记录注入量和流出量,两者不应相差很大。小儿洗胃时需用被单包裹,防止乱动影响操作,其他同成人。另宜用较细胃管,前端多孔,防止堵塞。
洗胃中如发生惊厥,应立即停止洗胃,用新针疗法或速效镇惊药止惊;如呼吸停止应立即拔出胃管,行人工呼吸,做气管插管,给氧等,待呼吸恢复后再行洗胃。休克病人应先抢救休克,待收缩压维持在90~100mmHg后再用“昏迷病人洗胃法”进行洗胃。如洗胃中病人感到疼痛,回流液中带血等情况,应停止操作。常见洗胃液有以下几种。
(1)温开水或温浓茶:用于原因不明的急性中毒。避免用热溶液,以防止血管扩张后促进毒物吸收,但应注意不能超量,尤其是儿童病人耐受电解质丢失的能力差,当其不含电解质的体液增加5%时,即可引起水中毒而诱致惊厥或昏迷。
(2)生理盐水或1%~2%氯化钠溶液,用于砷化物中毒。
(3)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因其有强氧化性,不得将未溶解的颗粒与胃黏膜或其他组织接触(有机磷中毒除外)。
(4)1%~2%碳酸氢钠溶液,不适用于强酸中毒。因能产生二氧化碳,引起胃穿孔及胃扩张。美曲膦酯(敌百虫)中毒时禁用。(5)0.2%~4%鞣酸溶液,对肝有毒性,慎用,勿留置胃内。可用于重金属盐和生物碱,如吗啡、士的宁等中毒。通过沉淀反应达到解毒的目的。也可用浓茶代替。
(6)3%过氧化氢10ml混于100ml水中。可用于阿片、土的28---宁、氰化物等中毒。易产生气体。腐蚀性药物中毒忌用。
(7)碘酊15滴左右溶于500ml开水中。可沉淀生物碱。
(8)5%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于砷、汞、氰化物中毒,可形成无毒硫化物。
(9)5%甲醛次硫酸钠溶液,用于汞中毒。
(10)通用解毒剂(药用炭2份、鞣酸、氧化镁各.1份混合物)30g,加温开水500ml。(或代用品:2份烧焦的面包片,1份氧化镁乳剂,1份浓茶)。
(11)炭末一汤匙加于1000ml水中。
(12)0.2%~0.5%药用炭混悬液。除氰化物外,可用于一切化学物质。
据报道,韩笑元等创制的新型中药洗胃液,其组成为:大黄(后下)20g,黄芩40g,绿豆40g,甘草40g,水煎后取汁350ml,加防腐剂,置冰箱中低温保存备用。使用时,取上述洗胃液250ml,加入清水500ml,用洗胃机反复洗胃后,50ml胃内保留。另取50ml灌肠导泻。创制者认为,以往用高锰酸钾液(1:2000~1:10000)洗胃,硫酸镁导泻,存在着药物清除率低、无中和解毒作用,洗胃后常出现胃痛、呕吐物带血丝、食欲缺乏等缺点。而中药洗胃液具清热解毒、止血通便、理气和中、止痛等作用,从而可最大限度清除、中和有毒药物成分,提高洗胃液渗透压、控制和改善胃黏膜充血、呕吐物带血丝、食欲缺乏等症状,并可控制和预防胃内感染,修复胃黏膜等。
经108例临床使用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故认为一般药物中毒均可采用。除特殊情况外,可代替高锰酸钾液及硫酸镁液洗胃及导泻。
(三)导泻
经口进入的毒物,多数在小肠或大肠被吸收,并在肠道引起刺激症状,故于催吐或洗胃后,还必须导泻。口服或由胃管注人盐类泻剂,以增加肠内渗透压,机械性刺激肠蠕动而引起排便,减少毒物在肠内的吸收。
1.常用药物①硫酸镁15~30g加水200ml(或25%~50%溶液30~50ml);②硫酸钠15~30g加水200ml(或25%~50%溶液30~50ml);③当归9g,大黄、明矾各30g,甘草15g水煎即服;④天明精60g,大黄(后下)18g,元明粉12g,水煎即服;⑤大黄面6g,元明粉9g,用开水冲服;⑥大承气汤:大黄(后下)10g,芒硝10g,厚朴6g,枳实6g,水煎服;①单方:芒硝20g,甘草30g,将甘草煎汁一大碗,冲入芒硝溶化后服下。用于各种药物中毒;⑧西药:可用25%山梨醇或20%甘露醇20ml/kg。
2.注意事项①如毒物已引起严重腹泻,则不必再用泻药。②因镁离子被吸收后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故肠管如有损伤或出血,不宜用硫酸镁,可改用硫酸钠,以免镁离子被大量吸收。③中枢神经抑制药中毒,严重脱水者,腐蚀性毒物中毒禁用硫酸镁。肾功能减退时不宜用硫酸镁。孕妇尽量不用。④由脂肪性毒物引起的中毒忌用油类泻药。
(四)灌肠
当毒物已食入7h,泻药尚未发生作用时,可用温水200~500ml,或生理盐水,或1%肥皂水用Y形管高位灌肠,以排出肠道的毒物。每次记录出入量。重金属等中毒尤其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