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成分】叶含挥发油0.92%~2.89%,其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蒎烯、香橙烯、枯醛、松香芹醇和1-乙酰-4-异丙叉环戊烯等。还含有芸香苷、槲皮苷、槲皮素、L(十)-高丝氨酸、桉树素等。花含有挥发油,其成分与叶中的成分相似。树皮含鞣质。从桉叶中得到的焦油中含有愈创木酚。
【现代药理】
(1)桉叶水提取液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副伤寒杆菌的氧消耗及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2)桉叶油内服后有驱钩虫作用,其鞣酸有轻度收敛性质,其挥发油有祛风作用。
(3)从蓝桉中提取的桉叶油(浓度≥6%),能抗结核杆菌,对肺结核患者有一定疗效。
(4)蓝桉叶浸剂和桉叶油作为吸入剂用于呼吸系统疾患,慢性支气管患者内服后有祛痰作用。
(5)桉叶油及蓝桉叶浸剂用于某些皮肤病,也可用于创面、溃疡、瘘管的冲洗。
(6)桉叶油可用作除臭剂及神经痛患者的镇痛药,蓝桉叶具有局部麻醉作用。
【性味与归经】苦、辛,凉,无毒;归心、脾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末撒或调敷;或用桉叶油涂搽。
【临床应用】
(1)肺结核:普通烟嘴(非化学制),放置少量棉花,将桉油滴在棉花上,即可吸入(似抽香烟,不点火),每次用药0.5~1ml,1日吸入3~4次,每次约10分钟。吸人时不可将药液接触口腔,以免刺激口腔黏膜。用药时间至少为1个月,最多3个月。治疗肺结核25例,自觉症状、临床检验及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2)急性扁桃体炎:鲜桉叶阴干用45g,加水500ml,微火煎至250~300ml,(1天量)过滤后分4次服用。治疗24例,急性陷窝性扁桃体炎9例,扁桃体周围脓肿3例,服药后局部炎症、主要症状及白细胞计数均于2~7天恢复正常。
(3)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桉叶浸膏片3~5片(每片含生药6g),或用100%煎剂30ml,儿童6岁以下15ml,6―12岁儿童20ml,1日3~4次。治疗158例,在72小时治愈123例,好转21例,无效14例。有效率91.1%。
(4)真菌性阴道炎:0.5%桉叶溶液冲洗阴道,再塞入带线桉液棉栓,12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如外阴湿疹或瘙痒,以桉油软膏外搽。治疗72例,治愈69例,无效3例,复发8例。
(5)外科消毒、抗感染:局部外用25%桉叶洗剂或10%桉叶油乳剂,冲洗伤口,代替盐水及呋喃西林溶液或拆线消毒及伤口周围消毒时代替碘酊、乙醇。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伤口换药13例,第一次换药后绿色脓性分泌物即明显减少,轻者3~4次,重者连续2~8次,绿色脓性分泌物消失,培养阴性;混合感染伤口换药130例,使分泌物减少、消失,并促进伤口愈合;无菌切口拆线173例。以20%桉叶煎液或20%桉叶蒸馏液代替75%乙醇供注射时皮肤消毒,共应用近20万人次,未发现1例皮肤感染。
(6)细菌性痢疾:取15%桉叶煎剂,保留灌肠,1日1次,每次100ml。治疗70例,其中36例患者经粪便培养分离出费氏痢疾杆菌,治疗后1天阴转者10例,2~5天阴转者15例,6~10天阴转者7例,11~17天阴转者4例。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平均4.7天,腹痛、里急后重及脓血便消失平均3.4天。
(7)肾盂肾炎:100%桉叶煎剂,每次服30ml,l日3~4次。桉叶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3g,相当于生药6g),每次服5片,1日3~4次。15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服药最短15天,最长46天,平均21.2天。治疗124例,治愈83例,好转13例,无效28例。
(8)烧伤:外用。50%桉叶煎剂(加20%甘油及1%~2%苯甲醇)涂敷创面或喷雾创面。彻底清创(无菌操作)。消毒棉球蘸浸剂,均匀涂敷,或用喷雾器喷雾于创面。创面四周涂以0.1%硫柳汞酊或75%乙醇。创面暴露疗法(或部分暴露)则每6~8小时在暴露创面上敷药(或喷雾)1次,至全部创面干燥、结痂为止。口服。50%桉叶煎剂10~20ml,1日3~4次。严重烧伤者,同时给予其他抗菌药物。Ⅲ度创面则视患者全身与局部的病情发展而定。Ⅱ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下的患者(成人),经早期彻底清创处理,仅给予桉叶煎剂口服;服至创面全部上皮化为止。一般需5~10天。Ⅱ度创面使用桉叶煎剂后,一般在2~3天内停止渗出,创面很快干燥,愈合时间比无感染条件下自然愈合的平均时间为快。治疗烧伤20例,烧伤深度一般为浅Ⅱ度和深Ⅱ度,其中Ⅲ度烧伤有6例,烧伤面积10%~82%。痊愈19例,1例Ⅲ度烧伤面积达82%者死于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