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柴胡。
【功能】解毒退热。
【作用功效】主治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等发热。
【用法用量】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2~4ml;柴胡口服液: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过致敏反应徐艳红报道,患者,女性,40岁。因感冒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天来院就诊,体温39℃,给予柴胡注射液1支肌注,10分钟后局部出现红肿,并有散在的小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高出皮肤,伴有瘙痒,患者下肢轻微活动受限,诊断为药物过敏。给予对症治疗,同时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心理,治疗30分钟后丘疹逐渐变小,瘙痒减轻,下肢活动自如,但仍留院观察1小时,病情稳定后出院。次日过敏症状消失,无不良反应。
2.过敏性休克张军静报道,患者,女,36岁。因发热身痛3天来诊。给予柴胡注射液4ml肌注后2分钟,患者出现咽喉部紧迫感,继而全身麻木、心慌、气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湿冷,脉搏不清,血压测不出,双肺散在干啰音,心音低钝,心率140次/分,拟诊断为柴胡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立即肌注肾上腺素1mg,吸氧,50%葡萄糖注射液4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10分钟后头面及躯干出现荨麻疹,伴恶心、呕吐、剧烈腹痛,经处理后1小时上述症状缓解,血压升至90/45mmHg,观察10天无异常,痊愈出院。
3.晕厥陈芬报道,患者,女,20岁。因感冒发热,肌注柴胡注射液2ml,1分钟后出现面色苍白,口唇苍白尤为显著,诉头晕、心悸,无法站立,四肢厥冷,脉搏达110次/分。立即予平卧,高渗糖水口服,5分钟口唇面色转红润,心律正常。4.眩晕褚娴报道,患者,女,28岁,因发热3天伴咽痛来诊,诊断为上感,予柴胡注射液4ml肌注,2分钟后患者出现严重晕眩,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嘱其平卧,约1小时左右症状缓解。
5.急性肾衰患者,女性,11岁。因发热5天,昏迷1天入院,当地村医错误地予以生理盐水500ml、柴胡注射液14ml静滴,输约250ml时,患儿面部手足部出现出血点,未作处理,2小时后出现疼痛、烦躁、软瘫、二便失禁。急送当地医院,予多巴胺、地塞米松静滴后,患儿近24小时无尿,频繁呕吐咖啡样物,神志不清,四肢凉,膀胱无明显充盈。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急性肾衰,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抢救无效死亡。6.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女,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肌注柴胡注射液,注射后身体广泛分布弥漫性水肿红斑,且大片表皮坏死,瘙痒,伴发热、结膜充血,全身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大疱,疱液清亮,易破,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诊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住院治疗后病情继续加重,1周后抢救无效死亡。
7.急性肺水肿患者,男,3岁。因感冒发热就诊,予柴胡注射液1ml肌注,1分钟后患者大声啼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紫绀,张口吸气,呼吸急促,剧烈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广泛干湿啰音,诊为急性肺水肿。对症治疗后3分钟缓解,7分钟后症状消失,双肺正常。8.过敏性哮喘患者,男,33岁。因感冒发热,无哮喘病史,予柴胡注射液2支(2m/支)肌注,患者即刻头晕不适、胸闷、嘱其平卧,1分钟后自觉症状加重,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随即出现哮喘样发作,呼吸明显加快,30次/分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经对症处理,5分钟后症状缓解,10分钟后症状消失。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忌食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服药同时不宜同时应用滋补性中药。
【分析与评价】柴胡注射液临床上仅供肌内注射,绝对禁止静脉点滴。柴胡注射液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应避免患者在家独自应用,应用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