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
【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作用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注射液: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2次;静脉滴注,一次10~20ml,一日1~2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或遵医嘱。口服液:一次20ml,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过敏性休克患者,女,3岁。因感冒引起肺炎,用5%葡萄糖注射液150ml加双黄连粉针1.2g,静脉滴注约1分钟,患者出现烦躁、憋气,随即面色青紫,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停止输液,按过敏
休克抢救约2分钟后,呼吸恢复正常。
2.过敏性哮喘患者,男,45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5%葡萄糖注射液300ml加双黄连粉针1.2g,静脉滴注,同时口服磺胺药等治疗。次日输双黄连注射液约100ml时,患者出现刺激性呛咳、喘息,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立即停用双黄连粉针,采取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口服异丙嗪12.5mg,1小时后咳喘和肺部哮鸣音消失。
3.过敏性肺炎患者,16例,年龄11个月~72岁。因呼吸道感染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双黄连粉剂,在用药20~30分钟后出现头晕、鼻塞流涕、口唇发绀、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胸闷气促,双肺闻及干啰音及痰鸣音,支气管、肺部感染者喘憋感加重,出现了过敏性肺炎。
4.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2例,年龄11个月~72岁。因呼吸道感染,均为静脉滴注双黄连粉剂,用药10分钟至10天,一般用药20~30分钟后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充血、猩红热样皮疹,或针尖样斑丘疹,或豆粒大小斑片状皮疹,荨麻疹,大风团,眼睑水肿,球结膜轻度水肿,舌表面及软腭部散在疱疹等。停药后症状逐步缓解消失。
5.头痛、头晕患者,男,1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双黄连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约10分钟后,患者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改用其他药物头痛消失。2个月后又用该药,头痛再次发作,停药后头痛消失。
6.血尿患儿,女,8个月。因高热39℃2天,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加双黄连粉针0.6g,静脉滴注,2小时滴完,1小时后出现血尿。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症处理3天痊愈。
7.腹泻·患者,12例,皆为婴幼儿,以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双黄连粉剂60mg/(kg·d),用药后2~3天出现腹泻症状、黄绿色稀水便(与双黄连稀释后颜色相近)含有奶瓣,每天5~8次,量中等,口服助消化药无效。停用双黄连粉针后腹泻症状渐好转。8.其他尚有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等报道。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忌食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服药同时不宜同时应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慎用。
4.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患、心脏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合并应用其他药物,请咨询医师。
【分析与评价】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陆续收到了有关双黄连粉针剂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主要以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为主。其中,严重者包括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等。这主要与其成分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类物质,以及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有关。为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静脉点滴开始时滴速宜慢,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应严格按照适应证规范应用。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年老体弱者、严重心肺疾患者,应避免使用。静脉滴注不应与其他药品混合配制。有人报道应用双黄连注射液前做敏试验,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体方法是用浓度50%的皮试液0.1ml进行前臂肘内侧皮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