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灯盏花素。
【功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作用功效】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一次25~50mg,一日1次,用250~500m1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肌肉注射,一次5~10mg,一日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变态反应
1.1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甚至出现疱疹性荨麻疹。
杨卫红报道1例,女,69岁。因脑血栓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第1天静滴结束后,患者感面部及躯干瘙痒、烧灼感,第2天静滴结束后,患者全身出现弥漫性米粒大小的红丘疹,高于皮肤,有痒感,无发热。停药、对症治疗,24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
1.2过敏性休克王丽华等报道1例,男,65岁。因心绞痛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72mg静滴,5~10分钟后患者出现头晕、胸闷、气促,继之出冷汗、四肢冰凉。查体:血压68/38mmHg以下,心率120次/分,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并给予吸氧、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对症处理,3小时后自觉症状好转。
1.3药物热谢志勇等报道1例,男,68岁。因急性心肌梗死经溶栓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灯盏花素注射液30ml静滴,30分钟后患者感周身不适,测体温38℃,给予抗生素治疗,体温不降反而继续上升至42℃,改用其他抗生素并注射安痛定注射液,体温仍不降,同时患者前胸后背出现淡红色不高出皮肤的皮疹,有瘙痒感,考虑是灯盏花素注射液过敏反应。遂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和抗过敏治疗,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皮疹也逐渐消退。
2.胃肠道反应
2.1恶心、呕吐徐京华等报道1例,女,74岁。因脑急性腔隙性梗死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静滴,输入约100ml时,患者感头晕,伴恶心、呕吐。次日晨起恶心感消失,再输入灯盏细辛注射液时上述症状再现,立即停药,改用其他药物治疗无不适。
2.2腹泻戴淑香等报道2例患者因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出现频繁腹泻。患者,男,84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次日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且不成形。第3天患者出现频繁腹泻,每日十余次,伴胃部不适、腹胀。按肠炎治疗,未见好转,暂停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1天后腹泻减轻,3天后腹泻停止,改用其他药物未出现腹泻反应。
2.3上消化道大出血范新报道1例,男,78岁。因左耳突发耳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灯盏花素注射液12ml静滴,同时应用能量、维生素、降压药等治疗,9天后患者突然解黑色稀便,呕吐血性胃内容物,3天共解黑色稀便8次,呕吐血性物4次,共计量约800ml,胃镜检查见近幽门部2处出血点,给止血敏、止血芳酸、胃泰美、洛赛克、输血等治疗后血止。
3.心血管系统反应
3.1血压下降王艳素等报道2例分别因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静滴,当分别输入5分钟和10分钟时,患者均表现为出冷汗、全身不适、面色苍白,血压分别为83/45mmHg和75/45mmHg。立即停药,取平卧位、吸氧、抗过敏治疗,2小时后血压上升至正常。
3.2T波倒置刘芳等报道1例,女,56岁。因冠心病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加灯盏花素注射液40mg静滴,25滴/分,次日输液过程中患者自行调整滴速至50滴/分,10分钟后患者自觉头晕、胸闷、心慌、乏力,同时伴大汗、上腹部痛。测血压70/40mmHg,心电图检查:心率49次/分,V4-V6T波倒置。立即停药,给予生脉注射液100ml、维生素C 5.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静滴,25分钟后上述症状完全缓解,血压120/80mmHg,脉搏65次/分。
3.3窦性心动过速颜美玲报道1例,女,27岁。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2.5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5分钟后患者出现心悸、气促、出汗,面色苍白,口唇轻度发绀,心率110次/分,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立即停药,予吸氧、抗过敏治疗,3分钟后心悸、气促改善,出汗减少,15分钟后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
4.其他有引起四肢无力的报道。
【注意事项与禁忌】
1.本品与氨基苷类药物反应产生沉淀,故避免与之接触。2.本品与pH值偏低的溶液使用时,可使有效成分析出,故不得与pH值低于4.2的液体或药物合用。
3.脑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分析与评价】本品不良反应较多,且涉及到多个系统,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临床用药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