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黄连提取物小檗碱。
能】清热解毒,止泻。
【作用功效】用于肠道感染、腹泻的治疗。
【现代药理】本品对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但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有效。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3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皮肤过敏反应及肝功能损害冯瑞娟报道1例,患者,男,61岁,因腹泻自服黄连素4片,3次/日。3天后感胃脘部疼痛不适,伴灼烧感,无反酸、呕吐,继续服药。次日下午出现双下肢足底及内踝侧皮肤发红、肿胀、刺痛感,双足不敢着地,行走受限,即来院治疗。患者既往对磺胺类药过敏。前胸双乳下至腹部、双腋下、背部、肩胛以下,皮肤大面积粟粒样红色皮疹,压之褪色,局部皮温升高,扪之针刺感,双下肢足底、内踝皮肤红肿,有触痛。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25U/L,谷草转氨酶112U/L,粪便培养为变形杆菌。心电图检查示轻度心肌缺血。诊断为荨麻疹,急性肠炎,肝功能损害(药物性)。立即停服黄连素,氢化可的松用量逐日递减,依次为100,50,50mg,连用3天。同时给予静滴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口服氯苯那敏、肝太乐等抗过敏及保肝治疗。2天后皮疹基本消退,双足红肿、刺痛减轻,10天后全部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便培养阴性出院。
2严重尿痛孙翔报道1例,患者,女,4岁,因急性腹泻来诊。查体:体温36.5℃,腹软,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提示急性细菌性腹泻。给予黄连素1片口服,3次/日,服药1天后患儿排尿时大哭,询问原因,患儿自述尿痛,观察患儿排尿呈间断性、尿滴沥,排尿即痛,尿色黄浊。次日,患儿家长带其就诊,查尿常规正常,考虑尿痛现象与用药有关。即停药,改为对症输液治疗,当日患儿尿痛现象缓解。
3.固定性药疹王桂梅等报道1例,男,26岁。因腹泻口服黄连素2片,服药后3小时阴囊及右足背皮肤瘙痒,继之出现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红斑,并逐渐出现水疱,阴囊水疱破溃渗液。右足背皮肤可见蛋黄大圆形红斑2个,其上有水疱,疱液清澈,阴囊皮肤片状糜烂,有黄色液体渗出及少量结痂,边界清楚。发病前1个月,患者未服用过任何药物。无药物过敏史。治疗:口服泼尼松10mg,氯苯那敏4mg,维生素B6 10mg,维生素C 0.2g,3次/日。局部生理盐水湿敷,10天后皮疹消退。4.血色素及红细胞减少现为血色素下降,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及白细胞缩小为颗粒状,淋巴及单核细胞增加。
5.药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胸闷、憋气、出冷汗,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6.头晕、心慌、气短、关节痛。
7.心律失常李海立等报道1例,患者,男,37岁,某部队飞行员,飞行时间3200小时,身体健康,否认心脏病史。因急性感染性腹泻服盐酸黄连素片5片,2小时后诉胸闷、心慌、气短。査体:急性面容,无脱水征,心律124次/分,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早搏5~7次/分,偶二联律,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呼吸急促,32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急查心电图:频发室性期前收缩(7次/分),窦性心动过速。血压128/98mmHg。予普萘洛尔10mg口服,30分钟后心律降至88次/分,期前收缩逐渐消失。次日晨腹痛腹泻症状减轻。服用黄连素后再次出现,再予普萘洛尔10mg口服。30分钟后不适症状逐渐消失,心率恢复正常,期前收缩消失,诊断为黄连素导致的心律失常。
8.锥体外系反应于红等报道1例,患者,女,36岁。因进食不洁食物致腹痛并腹泻黄色稀便3次,在30分钟内自行口服黄连素14片后腹痛、腹泻缓解,20分钟后突然出现阵挛性斜颈、双上肢抽动。查体:神志清,颈部有抵抗,呈痉挛性斜颈、脐周及左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分,双上肢强直性抽动,站立不稳,肱二头肌、膝腱反射(+++),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血清电解质、血糖等,未见异常,考虑为锥体外系反应。给予维生素C 5.0g、维生素B6 0.6g静滴,并持续静脉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共2000ml,约20分钟后患者抽动停止,症状消失,腱反射恢复正常,病情无反复,随访1个月无后遗症。
9.死亡王仲等报道1例,患者,男,22岁。因意识障碍、呼吸急促2小时入院。按常规处理休克及心动过缓,约30分钟后呼吸心跳停止。3天后血、尿及药物分析结果报告,属黄连素中毒引起死亡。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对黄连素过敏者、溶血性贫血者禁用。
2.孕妇慎用。
3.含鞣质中药与黄连素合用后生成难溶性鞣酸盐沉淀,可降低疗效,应慎用。
4.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分析与评价】黄连素引起致敏反应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特异性体质及高度过敏者较易产生不良反应,故对此类患者要注意病史,慎重给药。有人认为低血钾状态给药为重要的诱发致敏因素。动物试验表明,黄连素引起的狗心脏停跳及呼吸停止,低血钾状态时剂量为正常状态时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