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与禁忌是什么_不良反应有哪些

【药物组成】制附子、干姜、党参、白术。

【功能】温中健脾。

【作用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现代药理】

1.本品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耐寒能力,增加其存活率。

2.本品对十二指肠表现出瞬时兴奋,随后抑制作用,并可明显拮抗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和抑制,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

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与禁忌是什么_不良反应有哪些

3.本品能显著提高小鼠的镇痛能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面部浮肿患者,女,60岁,农民,该患者患慢性肠炎数年腹痛泻泄,一日4~5次,稀便,无脓血,四肢欠温,纳差乏力,泻前肠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脾胃虚寒之泻泄,遂予参苓白术丸9g,一日2次,附子理中丸1丸,一日3次,口服。5天后复诊,患者自述服药后腹痛泻泄明显减轻,四肢转温,大便一日1次,便软,但是却出现面部浮肿,不痛不红。后经交替停服参苓白术丸或附子理中丸,发现停服附子理中丸后,其肿即逝。日后经再次服附子理中丸,浮肿复见,故而停之,仅给参苓白术丸调理而愈。

2.中毒反应患者,女,36岁。因胃部疼痛,胃寒喜暖,饮热水后痛减,给予附子理中丸,服1丸后约20分钟出现口唇、舌、四肢麻木,30分钟后出现恶心、呕吐、心悸不安,视物模糊,认为附子理中丸附子所致,给予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 2g,症状消失。

【注意事项与禁忌】

1.阴虚火旺及热症者慎用。

2.孕妇慎用。

【分析与评价】附子理中丸中毒主要为方中乌头碱所致,乌头碱在消化道很易被吸收,其毒理作用主要是兴奋交感神经,及对各种神经末稍先兴奋而后麻痹,对中枢神经亦先兴奋后抑制,继而发生各种麻痹作用。附子理中丸中毒反应,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对乌头碱耐受量不同,但也不除外因寒热虚实辨证失误使用不当所致。笔者认为临床应用附子、乌头类药物时需慎用,用时须从小剂量逐渐增大为宜。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