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玄参、牛膝、石斛、金银花等。
【功能】清热养阴,活血化瘀。
【现代药理】临床及药理实验表明,本品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抗凝、溶血栓等作用。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一次1~2支,一日1次,14天为一疗程,用250~500m1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重症患者可连续应用2~3个疗程,或遵医嘱。
【作用功效】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等的治疗。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过敏性皮炎患者,女,58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便,有高血压史30年。静脉滴注脉络宁4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输液30分钟,患者面颈部皮肤出现潮红,迅速扩展到胸背部及双上肢。自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即刻停药,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mg,5分钟后症状减轻。
2.过敏性休克患者,男,9岁。因脑外伤后遗症,静脉滴注脉络宁1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当输液1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肢端发凉、脉搏细,血压60/30mmHg。停止输液,给予氟美松5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逐渐恢复正常。
3.腰痛高热病例1:患者,男,65岁,因高血压Ⅰ期静脉滴注脉络宁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约2分钟后,患者突然大叫一声,诉全身不适,特别是腰部剧烈疼痛,完全不能活动。立即停止输液,约1分钟后症状自行消失。病例2:患者,女,51岁。因脑供血不足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脉络宁20ml,输液约200ml时出现剧烈头痛,伴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4.水肿患者,男,83岁。因脑梗死、高血压Ⅰ期,静脉滴注脉络宁,2天后出现双手、双下肢瘙痒,四肢远端肿胀及皮疹,停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3天后瘙痒已明显减轻,肿胀消退。一周后再次静脉滴注脉络宁,3天后又出现相同症状。
5.心绞痛4例确诊为右心室梗死患者,脉滴注脉络宁后出现心前区憋闷。1例男性患者,38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右心室梗死入院。住院第3天静脉滴注脉络宁,出现心前区憋闷,静脉滴注罂粟碱30mg,5分钟后缓解。10分钟后胸闷再发,停用脉络宁,胸闷消失。第4天再次静脉滴注脉络宁时,又出现上述情况。另3例均为男性患者,静脉滴注脉络宁即出现心前区疼痛,停药症状消失。
6.肾衰2例患者因静脉滴注脉络宁致急性肾衰。1例男患者,41岁,因原发性高血压Ⅲ期,静脉滴注脉络宁3天无明显不良反应,于第4天静脉滴注约20分钟后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四肢冰凉,剧烈腰痛,随后出现寒战,体温39℃,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6小时后患者无尿,静脉推注速尿及补液1500ml,还是无尿。次日晨解小便200ml,伴有柏油样大便数次,急查尿素氮、血钾、血钠等,确诊为脉络宁过敏致急性肾衰,经大量补液利尿治疗10天后,肾功能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与禁忌】
1.有过敏史者、孕妇禁用。
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静脉滴注时,初始速度应缓慢。
4.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
【分析与评价】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注射临床应用颇广,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尤其是过敏性休克较为严重,应引起注意。使用时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对过敏体质者慎用或禁用。脉络宁尚有头晕、头痛、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且与滴注速度有一定关系,因此临床应用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