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三七。
【功能】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作用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打肿痛。
【现代药理】
1.本品能使家兔出、凝血时间明显缩短,促进骨髓产生巨噬细胞,增加大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2.能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3.能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
4.能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氧利用率,抗心律失常,抗休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6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过敏反应主要反应为口舌发麻、出汗、四肢发冷,皮疹、瘙痒,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13岁,于1999年10月3日因溜旱冰不慎跌伤致右肱骨青枝:骨折来院就诊。给口服三七片,一日3次,每次3片;伤科接骨片,一日3次,每次3片。当天中午服药后约1小时左右,即出现口舌发麻,浑身出汗,四肢发冷,心率减慢,立即来院复诊,给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20ml、维生素C 1.0g、地塞米松3mg,症状逐步减轻,嘱停用伤科接骨片。晚上再服三七片,按第1次剂量再次服药,约40分钟后又重复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后痊愈。患者既往无任何药物过敏史,也未再同时服其他药物及可致敏食物,说明患者确是对三七片过敏。2.球结膜溢血及鼻衄杨某,女,15岁。1994年3月5日初诊。下肢外伤后在当地诊所服三七片(国营安徽合肥中药厂,批号9310014),每次2片,每日服3次至第8天,发现左眼球结膜溢血及鼻衄。既往无出血病史。体检:血压105/67.5mmHg,左眼球结膜见鲜红色约0.6cmX0.8cm出血斑,鼻腔仍有鲜血外溢。心肺正常,肝脾不肿大。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正常,病因不明。给予安络血、维生素C 及滋阴降火中药后,出血很快停止,癣斑逐渐消退。愈后3天,又因再次自服三七片,导致上述症状复发,遂诊断为三七片所致出血。立即停服三七片,仍按上述方法治疗病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孕妇禁用,儿童慎用。
2.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
3.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分析与评价】三七片系纯中药制剂,其功效为活血祛瘀、止血、消肿止痛,临床上一般用于跌打损伤。因三七片作为伤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致过敏者实属少见,建议在临床应用本药时应引起注意。如在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停药,并用激素治疗症状即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