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的副作用与禁忌是什么_不良反应有哪些

【药物组成】黄芩、黄连、黄柏等。

【功能】清热,解毒,抗炎,生肌。

【作用功效】外用于烧烫伤的治疗。

【现代药理】

1.本品对豚鼠局部皮肤烫伤组织、20%醋酸灼伤大鼠肛门致溃疡的治疗试验表明,有促进烫伤、溃疡愈合作用。

2.对小鼠耳廓炎症和大鼠蛋清所致足肿,有抗炎作用。

3.对小鼠热辐射止痛、家兔电刺激致痛有止痛作用。

湿润烧伤膏的副作用与禁忌是什么_不良反应有哪些

【用法用量】外用,涂于烧、烫、灼伤等创面(厚度薄于1mm),每4~6小时更换新药。换药前拭去留在创面上的药物及液化物,暴露创面用药。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过敏反应张景华等收治了因使用该药致慢性过敏的8例患者,创面周围皮疹5例,全身皮疹3例,发热4例。住院治疗6例,其中5例行自体游离皮片移植封闭创面,1例经对症处理自行愈合。

2.接触性皮炎张巨祥等收治了因使用该药致接触性皮炎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4例局部创面有糜烂现象,8例有明显渗出。16例均有不同程度痰痒且病灶周围3~5cm处有米粒大小丘疹。经3%硼酸、生理盐水冷湿敷,或用炉甘石洗剂,哈西奈德(氯氟舒松)乳膏外涂,同时口服抗组胺药,炎症均于2天内消退。

3.气性坏疽姜笃银等报道1例四肢浅Ⅰ度烫伤,给予输液抗休克、抗感染和支持治疗,局部外用湿润烧伤膏。18天后患者右足烫伤部位皮下有捻发音,怀疑为气性坏疽,于次日做右小腿中上段截肢术。术后因截肢残端感染未及时治疗而死亡。

4.破伤风于永梅等报道1例因双足、双小腿被汽油烧伤的患者,仅涂用该药而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伤后第10天,双足背及小腿创面肿胀,有腥臭味脓性分泌物。诊断为双小腿、双足烧伤并发破伤风。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后,用磺胺嘧啶银与3%过氧化氢混合液浸湿纱布覆盖创面,同时用破伤风抗毒素血清静脉注射,并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出院。

5.癌变陈劲松等报道1例右前臂4%Ⅰ度烫伤患者,经涂用该药后,创面经久不愈,严重溃烂,尺桡骨外露。后清洗创面,取创面肉芽组织及与正常皮肤交接处卷状赘生物活检,证实为鳞状上皮癌I级,行右臂中下段截肢术,10天后拆线出院。

6.睾丸坏死昊犁平等报道1例阴囊部烫伤的患者,创面外涂该药,伤后10天,阴囊红肿,流脓性分泌物,疼痛难忍而入院。诊断为阴囊1%Ⅲ度烫伤。创面分泌物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生长,右侧阴囊前壁见5cm×10cm大小皮肤肉膜缺损,鞘膜部分坏死,右侧睾丸部分缺损,鞘膜腔引出脓性分泌物约100ml。手术切除右侧睾丸及附睾,清除坏死鞘膜后,于术后10天痊愈出院。

7.脓毒症张克川等报道2例患儿其一为双下肢Ⅲ度烫伤,涂搽该药后创面变黑,创周红肿。入院诊断为双下肢烫伤,创面脓毒症。创面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清创后涂磺胺嘧啶银,静脉注射头孢他啶(复达欣),全身营养及支持治疗,症状得以改善,后经自体皮肤封闭创面而治愈出院。

8.严重感染罗文广等报道,56例烧伤创面使用该药后对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7例,大肠埃希菌8例,铜绿假单胞菌8例,余为链球菌、产酸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混合感染。经清创术、输液及抗生素喷雾治疗及植皮,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对芝麻过敏者慎用。

2.对有烧伤创面引起全身性发病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3.夏季高温或反复挤压、碰撞会使膏体变稀,但不影响药效。若有以上情况,可拧紧软膏盖于热水中浸泡数分钟,取出后倒置,自然冷却至室温,可恢复原状。

【分析与评价】湿润烧伤膏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及荨麻疹。使用时要慎重,必要时先做斑贴试验。湿润烧伤膏引起接触性皮炎后,会延缓创面愈合,使愈合后的皮肤显得粗糙无光泽。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