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衣不下艾灸有用吗?艾灸怎么调理?灸那几个部位?

胞衣不下

胞衣不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病因】多因产妇素体气血不足,加之产时损耗,而致气血愈虚;或因产时护理不当,外感风寒或炎热贪食生冷,血被寒凝,阻留胞衣不下所致。

【症状】胞衣不下。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独阴、三阴交、中极、关元。配穴:出血较多者,加隐白;神疲气短者,加百会;小腹冷痛者,加神阙。

灸法:①用艾炷无瘢痕灸,取独阴穴,选如黄豆大小的艾炷,置穴上着肤直接灸,每次灸3~7壮,至胞衣娩出为止;②用针加灸法,用①法灸独阴穴,根据辨证每次选取3~5穴,施以针刺,行补泻兼施法;③用艾炷隔盐灸,取神阙穴,将研细的食盐适量均匀铺于脐中,将黄豆大小的艾炷置于盐上施灸,每次3~7壮,一般用3壮即可。

胞衣不下艾灸有用吗?艾灸怎么调理?灸那几个部位?

主治:胞衣不下。屡用效佳。

配穴方二独阴(双)、胞门、子户。

灸法:①用温针灸,先以毫针刺上述穴位,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再将艾炷套在针柄上,各灸3~5壮(或10~15分钟),灸至胞衣娩出为止;②用艾炷无瘢痕灸,取独阴穴,方法同方①;③用艾条雀啄灸,将艾条点燃,在上述穴位上行雀啄灸,各灸15~30分钟,直灸至胞衣娩出为止。

主治:胞衣不下。

附记:屡用效佳,多1次见效。附:胞门、子户位于脐下3寸处左右各旁开2寸,左为胞门,右为子户。

配穴方三①气海、合谷、三阴交。②合谷、至阴、三阴交(外)。

灸法:方①用温针灸,先以毫针依法刺入上述穴位,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同时将艾炷套在针柄上点燃,各灸3~5壮(或10~15分钟),灸至胞衣娩出。方②用艾炷无瘢痕灸,取双侧合谷、至阴穴,选黄豆大小的艾炷,置穴上着肤直接灸,每次灸3~7壮,至死胎娩出为止。三阴交只针不灸。

主治:胎盘滞留用方①,胎死腹中用方②。验之临床,多收良效。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