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中医谓阴挺,多发生于产后妇女。
【病因】多因素体气虚,加之产后损耗;或产后过早操劳,攀登;或房劳过甚;或生育过多,耗损肾气,以致脾肾气虚,中气下陷,进而引起胞脉松弛不固所致。
【症状】子宫脱垂。在过劳、剧咳、排便用力太过等情况下,往往引起发作。根据症状轻重不同,一般分为Ⅰ、Ⅱ、Ⅲ度子宫脱垂。
【疗法】
配穴方一百会、脾俞、肾俞、气海俞、关元、气海、维胞、足三里。
灸法:①用艾炷无瘢痕灸,在气海、关元、维胞穴各灸5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艾炷或艾条灸维胞穴有预防子宫脱垂的作用。②用艾炷隔附子饼(或姜)灸,每次取3~5穴,各灸10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5次为1个疗程。④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各灸3壮(或10~15分钟),隔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子宫脱垂。
附记:屡用有效,久治效佳。若能配合药物治疗,则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配穴方二百会、关元、气海、脾俞、肾俞。
灸法:①用艾炷无瘢痕灸,取关元、气海穴,以麦粒大小的艾炷着肤直接灸各5壮左右。隔日灸1次。②用艾炷隔姜(或附子饼)灸,每次取3~5穴,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5~2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子宫脱垂。附记:临床屡用,坚持施灸,效果颇佳。又用艾卷灸百会穴,每日灸1次,每次灸1小时。坚持施灸,效果亦佳。
配穴方三主穴:百会、关元、气海、提托、三阴交、子宫。配穴:脾气虚弱者,加脾俞、足三里;肾阳不足者,加照海;湿热下注者,加脾俞、阴陵泉、蠡沟;头晕耳鸣者,加肾俞。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灸,根据辨证每次取3~5穴,每穴每次灸20~30分钟,每日灸1次,15天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隔姜灸,根据辨证每次取3~5穴,以中、小号艾炷置于姜片上,各灸5~7壮,每日灸1次,15次为1个疗程;③用艾炷隔盐灸,将适量的食盐炒后研细撒在神阙穴上,以填平脐窝为度,然后将黄豆大小的艾炷置于盐上施灸,每次灸7~10壮,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阴挺。屡用效佳,但需久治,其效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