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艾灸有用吗?艾灸怎么调理?灸那几个部位?

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指小儿睾丸或脐部偏坠胀痛的疾病。有脐疝、腹股沟斜疝等。本病好发于小儿出生后头6个月或1~2岁。

【病因】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营养失调;或胎毒内蕴;或感受寒邪所致。

【症状】患儿脐部或腹股沟处出现肿物,时隐时现,哭闹或用力腹压增强时容易出现,安静则消失。或小腹胀痛,严重者伴有腹胀、呕吐、不能进食等症。

【疗法】

配穴方一取阿是穴(患部)。

小儿疝气艾灸有用吗?艾灸怎么调理?灸那几个部位?

灸法:用艾炷隔姜灸,将小儿固定,下肢外展。取老生姜一片放于患侧腹股沟内上方(相当于腹股沟管的腹环处),取蚕豆大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使热量通过姜片慢慢透入皮肤,这时小儿必有乱动和哭闹,更须注意小儿体位,同时术者要防止姜片移动和艾炷脱落,直至艾炷尽灰火熄灭即可。灸后皮肤上如出现潮红或水疱,只要保护局部得法,一般不做其他处理。

主治:小儿腹股沟疝。

附记:有人用此法治疗2例,均获痊愈。

配穴方二气海三角。

灸法:用艾炷瘢痕(化脓)灸,取气海三角(左病灸右,右病灸左)各9壮。

主治:久治不愈或屡发之弧疝、气疝、寒疝,适用于大龄儿童或成人疝气。

附记:屡用效佳。或改用无瘢痕灸,隔日灸1次,效果亦佳。又灸囊底穴治男子小肠疝气,效佳。艾炷要细,一般灸3~5壮即效。

配穴方三主穴:三角(疝气、脐旁、脐环)。配穴:关元、气海、曲骨、气冲、冲门等。

灸法:用艾炷无瘢痕灸,取穴用无伸缩性绳,量患者两口角长度,延长3倍,折成等边三角形,以上角置脐中心,下边在脐下呈水平,下边有两角,尽处是穴。穴名为疝气、脐旁、脐环等。主穴每次必用,配穴轮流配用。每穴灸5壮,每日或2~3日施灸1次。

主治:小儿疝气(腹股沟斜疝)。

附记:有人用此法治疗50例,大多为10岁以下小儿不能手术者,一般施灸1~7次,均获痊愈。此外,艾灸足蹈趾罗纹中间,治阴囊积液有效。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