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分类口诀

降压药物人们在服用的时候总是不懂得节制,每当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适,或者是血压升高的时候就会大剂量的去服用这些降压药物,实际上这种服用方法对于自己的病情治疗没有任何的好转,反而是会让自身的病情更加严重,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耐药性,这样就会使得药物治疗没有效果。

1)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舒张压,更适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现的患者,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时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情况,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围血管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3)ACEI、ARB类药物(如“迪之雅”)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但不可用于孕妇。

4)剂型长效CCB(如“拜新同”)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5)分子长效CCB(如“施慧达”、“络活喜”)除剂型长效CCB优点外,此类药品降压时并不增加心率,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有效纠正异常血压节律,降低心血管风险。

6)α受体阻滞剂(前边没提到,但也较为常用)适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患者。

服用降压药切忌急于求成,降压不能过快,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

降压药宜选用分子长效药物,平稳控制血压上午与下午的两个高峰,并且分子长效药物依从性好,可以覆盖偶尔漏服。

选用药物应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首次治疗应从单药开始,阶梯加药。严重高血压例外。

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效果。

熟练掌握并坚持使用几个药物,新药、贵药、进口药未必是最好的。

不能骤然停药或突然停掉某一药物。

用药量须按规定剂量用足。

选用不影响情绪和思绪的药。

大多数病人的药物治疗须持之以恒地继续下去,除非有必要改变治疗方案。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