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属于纯阳体,体质娇嫩柔弱,肌肉皮肤比较脆弱,与成年人相比尤其容易出汗。小儿出现简单的汗出情况并不少见。相反,孩子根本不出汗,就应该考虑汗液排出有问题,如果出汗过多,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则要考虑是否生病。孩子出汗的症状有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
中医小儿盗汗食疗推荐:
1、淮杞水鱼汤
原料:淮山250克、杞子50克、肉圆10个、牡蛎250克、水鱼1斤、生姜3个。
作法:炖四个小时。
作用:淮山健脾益肺,杞子补肾养肝,圆肉具有安神益脾的作用,牡蛎具有潜阳止汗的功效,对于患有盗汗型的人,效果显著。
2、黄芪党参汤。
原料:200克黄芪,100克党参,白术100克,防风75克,浮小麦75克,瘦肉100克。
作法:首先把防风、浮小麦放在布袋里,和其它洗净的药材和瘦肉一起炖2小时。
作用:黄芪可起到固表止汗的作用,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此外,白术健脾燥湿,浮小麦具有益气止汗的功效,适用于气虚、阳虚、血虚等人群。
盗汗:夜间出汗,时多时少,严重时衣服湿透,醒来后汗流浃背。其原因多为心血不足、心脾受损或先天不足及后失调,血虚、阴虚等。
3、泥鳅汤:
以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除肠,用油煎至金黄,加水2碗煮至半碗,加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肉,每天1次,小儿分汤,不吃鱼。连续服用3-5天。能起到补气、益阴的作用。适合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来治疗小儿盗汗,效果显著。
4、豆豉酒:
将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将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每次2汤匙,每天2次。具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合盗汗者使用。
5、猪肚糯米锅:
每一次用500克糯米、猪肚1个,把米放进猪肚里,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能起到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的作用。用于盗汗,自汗症的治疗。
6、乌梅红枣汤:
红枣15粒,乌梅10粒,每日1次,水煎服。能起到益气敛阴、止汗的作用。同时服用10天,对盗汗有一定疗效。
7、虾仁炒韭菜:
一次以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猛火同炒,加盐调味,每日1次。能起到补虚、助阳、固泄的作用。对于盗汗、阳萎、遗尿、遗精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8、黑豆煲虱病
每用乌豆100克,塘虱2条,去内脏和鳃,加水适量煲之,当豆熟时加盐、油吃。具有养血、益阴、滋肾调中的功效。在民间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症、体虚者、血虚头痛、耳鸣、疲劳乏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