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虫咬起水泡怎么办

在春夏季节,有很多的小虫子,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小虫子叮咬.被虫子咬过后,有些人的情况很轻,但有些人的情况就比较严重,皮肤上会起水泡。会红肿,也会很痒,这一类型病症医学上称之为虫咬皮炎,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做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关于起水泡的原因和蚊虫叮咬的种类以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水泡即水疱,是皮肤表面局部出现的内部充满液体的泡.人体皮肤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接触虫体的毒毛,邪毒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所致.临床上因由类不同,其表现也有差异。

一、蠓虫皮炎叮咬后局部出现瘀点和黄豆大小的风团,奇痒,个别发生水疱,甚至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二、螨虫皮炎粟米大小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胀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

三、隐翅虫皮炎皮损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四、桑毛虫皮炎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剧痒。

五、松毛虫皮炎皮损为斑疹、风团,间有丘疹、水疱、脓疱、皮下结节等,不少患者有关节红肿疼痛。但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治疗方法:

西医常规治疗方案:

一、抗组胺药物扑尔敏,西替利嗪

二、激素治疗强的松,渐减量。

三、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菌素。

四、炉甘石洗剂

五、局部冷湿敷。

外治法:

1、取雄黄、枯矾各50克,共研成细末,用茶叶水调匀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类虫咬引起的皮肤炎症。2、将蚤休100克研成细末,浸泡于50%酒精中,3-5天后取药液外搽患处,每天4次。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刺毛虫皮炎和蜂螯引发的皮炎。3、刺血法:在虫咬皮肤肿胀明显处,经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再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涤去恶血。在多数情况下,一次可获愈.

综上所述,我们平常应该做好预防措施,我们应该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衣被,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在住所处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物。一旦发现症状,就应及时用药。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少去郊外或公园活动。草席应洗清晒干,减少隐藏在其中的螨虫,减少虫咬的可能。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