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功
我国传统的养生术之一。历史悠久,流派繁多,大致可分为儒、释、道、医、拳五大流派。但其功法不外是“静中求动”和“动中求静”两大类。包括静功、吐纳、运气、导引、站桩等。均通过调心、调息、调身锻炼身体和防治疾病,有祛病延年之效。
2.气功的调息
又称吐纳法、呼吸法。一般分为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
①自然呼吸法。在松静自然的前提下,用意志逐步把呼吸锻炼到柔和、细缓、均匀、深长的地步。吸气时,舌舔上腭,将气徐徐引入丹田,稍停后,再缓缓呼出,舌尖下落。
②腹式呼吸法。有意识地利用小腹的一张一弛,进行呼吸的方法。分逆呼吸法和顺呼吸法两种。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小腹收缩的呼吸方法叫顺呼吸法;吸气时小腹收缩,呼气时小腹鼓起的呼吸法叫逆呼吸法。
3.练气功的姿势
一般可分立式、坐式,卧式三种:
①立式,又称站桩。可分三圆式、三合式和伏虎式等。三圆式是最基本的桩式,要求做到腿圆、臂圆、手圆。
②坐式分端坐式和盘膝式。
③卧式分仰卧式和侧卧式。
4.练气功的要领
气功分静功、动功。练功时需遵从以下要领:
①松静自然。“松”是指形体松和精神松,但“松”绝非“懈”; “静”是指无杂念,将思想集中于某一物或某一部位,如“意守丹田”或想象某物,可用数息(即呼吸)法、听息法、默念字句法、轻音乐或良性单调音响诱导法人静;“自然”是指桩式、意守、呼吸等活动自然。
②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③上虚下实。指脐以上部位虚灵、清晰,脐以下沉实。
④意守丹田。即通常说的“守窍”。丹田为男子之精室,女子之胞宫所在地。古书有“丹田是气海,能销吞百病”之说。意守丹田是气功中“调心”的重要功夫,有坚脑健肾、固精、增强内脏活动的作用。
5.练气功须知
①动静结合。有的气功,本身就是动静结合的;有的则以静为主。凡练静坐功、站桩等以静为主的气功,必须与打拳、做操、按摩及导引术相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