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宝宝缺铁怎么补

铁元素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微量元素,但是在一些宝宝身上,他们常常会出现缺铁的状况。但是由于缺铁让并不会有十分明显的症状,因此不少的家长都发现不了宝宝存在缺铁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还处于哺乳状况中的宝宝来说,缺铁现象是最容易发生的,因此母乳宝宝出现了缺铁情况应该如何补回来呢?

母乳宝宝缺铁怎么补

母乳宝宝为何会缺铁

缺铁,是母乳宝宝常见的营养问题之一。缺铁会导致贫血,症状较轻的话不易被发现,宝宝一般会表现出无精打采、易哭、缠人、易疲劳、呼吸急促等症状;缺铁程度较重的宝宝,脸色、皮肤会苍白,在精神、行为、认知、心理方面发育都相对滞后。

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宝宝4个月后易产生缺铁现象呢?

● 体内铁的储备量有限

正常情况下,妈妈在怀孕后期可以给宝宝提供丰富的铁储备,如果宝宝足月出生,可从母体获得足够消耗4个月的贮铁量。因此,4个月以内的宝宝极少发生缺铁性贫血。

早产、双胎、多胎的宝宝,从母体得到的铁的时间和总量都少于足月的宝宝,出生时储存的铁也会减少。若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自身存在贫血状况,则宝宝出生后也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 铁的摄入量不足

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是宝宝的最佳食品。母乳中铁的含量较低,虽然母乳含有载铁蛋白,可以提高铁的生物利用率,但由于宝宝对铁需求量较大,超过4个月的宝宝无法单纯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铁。

● 宝宝生长发育加快

宝宝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4-5个月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1岁时为初生时体重的3倍,血容量也迅速增加。铁是形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如果宝宝摄入的铁不能及时达到供求平衡,就容易发生缺铁,引起贫血。

早产宝宝的体重和血容量增加更快,1岁时可增加6倍,因此早产宝宝对铁的需要量远超过足月的宝宝。

● 铁的消耗或丢失过多

如宝宝有牛奶过敏、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等情况,会导致铁的吸收减少,消耗增加,引起缺铁。

哺乳妈妈补铁Step by Step

Step1:多吃富含铁质食物

哺乳妈妈的产后饮食应做到营养丰富,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动物性食品中,鸡肝、猪肝、猪血、以及动物的内脏,含铁特别丰富,而且吸收率高。其次为瘦肉,鱼类等河海产品。蔬菜类食品中,海带、紫菜、黑木耳、黑豆、红豆、芝麻、红枣、菠菜等食品含铁量较高,但吸收率没有上述动物性食物高。

Step2:食物中铁的两种存在形式

非血红素铁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会受其他食物成分如纤维素、草酸的干扰,吸收率很低。

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不受其他膳食干扰,吸收率较高。因此,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较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动物肝脏中铁的吸收率为22%,血红蛋白为25%,鱼为11%,面粉、小麦为5%,黑豆和玉米为3%,水果蔬菜为3-4%,蛋类仅有3%,大米为1%。

Step3:维C可促进铁的吸收

哺乳妈妈可以将补铁的食物同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一起吃,这样能大大促进铁的吸收。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菠菜、芹菜、番茄、菠萝、草莓、猕猴桃、柑橘、樱桃等。将含铁食物与肉类、蛋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一起吃,也可提高铁的吸收率及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