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苋菜和红苋菜的作用
一、红苋菜功效与作用
1.性凉,味微甘;入肺、小肠经。
2.作用
清热祛湿,散血活血,止痢。主冶赤白痢疾,二便堵塞,眼赤咽喉痛,鼻衄等症状。
子:清热去火。用以角膜云翳,目赤肿痛。
根:散血祛毒,止痢。用以细菌性痢疾,肠炎,红崩分泌物,痔疮。
二、红苋菜饮食疗法使用价值
苋科木本植物苋的叶茎。叶有绿、红、暗紫等色,以色红者不错,称之为红苋、赤苋。中国各地均有种植,春、夏天采摘,去根,清洗用。
特性:味甘,性策寒。能清热去火,有利排尿去湿,通利排便。
参照:含过多磷酸氢钙、维生素C、铁、钙等成份。
主要用途:用以痢疾便血或寒湿腹胀,淋症,小便赤黄,虚人、老年人排便难等症。
使用方法:煎汤,熬粥,或绞汁服。
留意:脾虚易泻或大便糖稀者慎服。
苋菜作用
1、补血补气
对贫血病病人及老年人血脉不足者而言,食白苋菜大有益处。
2、补钙补锌
白苋菜的优质蛋白质成分是西兰花的2倍,并且没有草酸,不容易影响优质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尤其是白苋菜的材质软细,特别适合小孩子、老年人补充优质蛋白质。
3、清目
白苋菜带有丰富多彩的矿物、胡罗卜素和维生素C及蛋白。其维生素C的成分高过番茄,大豆蛋白的成分也很高。
白苋菜有清热去火、通通便等作用,善于清泻寒湿、清肝火祛毒、散血散瘀,针对寒湿引发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引发的眼赤目痛、咽喉红肿都是有一定的辅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