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经常吃虾肉的话会不会导致早熟?
1、淡水鱼虾不存在喂食激素的问题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淡水养殖的鱼虾所喂饲料中含有激素,导致淡水水产品体内含有激素,越大的淡水水产品体内所含激素越多,是没有道理的。淡水养殖没有喂食激素的必要,喂食激素反而会加快这类水产品的死亡。
2、受污染水域中捕捞出来的水产品存在EEDs污染问题会引起性早熟
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内分泌干扰物(EEDs)在全球范围内对儿童的健康都是重大挑战。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中,性早熟备受人们的关注。
大多数种类的EEDs往往同时具有拟雌激素作用和抗雄激素作用的双重活性,因此它们既会引起女孩性早熟,也会引起男孩性腺发育不良的症状。
那么,导致性早熟的EEDs主要源自哪里呢?
水生生物是人体受EEDs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因为,水生生物的食物链具有生物富集作用。当养殖鱼塘、江河湖泊、近海水域的水质受到污染,增塑剂、洗涤剂代谢产物等污染物就会通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食物链,在鱼、虾、蟹、河蚌等生物的肌肉中富集,其含量比水中高10~9000倍。这些生物被人食用后,自然就会污染人体。
建议儿童,特别是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生儿期、青春发育期)的儿童以及孕妇,应尽量避免食用受污染较严重的江、河、湖泊及近海水域中捕捞出来的水生生物。深海的水生生物未受到明显污染,食用较安全。
3、饮食因素只是儿童性早熟的病因之一器质性病变因素更需要重视
要了解性早熟的发病机理,我们首先要知道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的发生原因复杂,既可因颅内感染、外伤或肿瘤等器质性疾病,也可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的中枢性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但生殖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是最主要的病因。
了解过发病机理后我们发现,导致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器质性病变。当然,除了疾病等原因,性早熟还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临床上也确实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肥胖儿童激素水平异常的现象,甚至有的小男孩的雌激素水平胜过成年妇女。不过家长在预防、判断和治疗孩子性早熟的时候,首先要先排除疾病因素,胡乱怀疑饮食因素是不科学的,也容易耽误孩子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