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怎么做着吃好?

每年秋季的时候,都是螃蟹最为肥美的季节,这个时候螃蟹的肉质也是比较细嫩的,尤其是味道是很鲜美的,营养物质也是比较丰富的,螃蟹不仅好吃,做法也是比较多的,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清蒸螃蟹,蒜蓉螃蟹,咖喱螃蟹等,不过每个人的口味是不同的,螃蟹怎么做着比较好吃呢?

螃蟹怎么做着吃好?

螃蟹怎么做着吃?

螃蟹最好吃的做法还是清蒸,蒸出来的螃蟹原汁原味,鲜嫩多汁,少油健康营养又美味!

做法一

①将螃蟹用清水流净,放在盛器里;

②将姜末放在小酒碗内,加熬熟的酱油、白糖、味精、黄酒、麻油搅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

③将螃蟹上笼,用火蒸15~20分钟,至蟹壳呈鲜红色,蟹肉成熟时,取出。上桌时随带油调味和醋。

做法二

①在处理螃蟹时,可以调制姜醋汁,用来蘸食螃蟹,味道更好。葱1小根、姜2薄片、蒜1小瓣全部剁成碎米,放入碗中,并加入1/2大匙的醋、1茶匙的生抽,冲入1大匙热油即可。

②取一个盘子,先铺上粉丝,再铺上斩成块的螃蟹,最后盖上蟹壳,入沸水锅中大火上汽后蒸8分钟即可。

③锅烧热入油,烧至6成热后,趁热泼在洒上了葱花的螃蟹上即可食用。

蒸多长时间才能吃

家庭食用螃蟹以蒸为主。蒸时蟹因受热挣扎,蒸死时腹部向下,黄膏流出,丢失了不少营养。要事先用针破坏其脑,使其瘫痪,蒸时便可使腹部向上,黄膏便不致流失。一般蒸20—30分钟。蟹体内寄生着肺吸虫囊幼,若未煮透,吃后易感染肺吸虫病。要即吃即蒸,吃多少蒸多少,最好不吃剩蟹。

吃螃蟹的好处有什么

1、祛热滋阴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滋肝阴、充胃液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的辅助治疗。不过螃蟹性寒,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虚寒者应慎食。

2、提高智力

螃蟹中含有丰富的DHA,DHA被誉为脑黄金,是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的物质,因此多吃螃蟹能够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力。

3、滋补身体

螃蟹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钾、镁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也能为儿童身体生长提供营养。

4、舒筋活血

螃蟹有养筋活血、补骨添髓的作用。对于淤血、跌打损伤、筋断骨碎、关节肿痛、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