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牡蛎的副作用

龙骨牡蛎都是比较好的一些食材,可以用来做出非常多的美食,尤其是牡蛎,这是一种海产品,食物在吃起来就会觉得十分的鲜美,经过加工以后牡蛎也是可以作为中药材来使用,不过大部分牡蛎是可以和其他的药物一起去治疗,可以起到综合性的治疗功效。

临床应用

治疗肺结核盗汗:取牡蛎5钱,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为1天量,早晚分服(可加糖调味),连服数天;汗止后,以巩固疗效。如服数剂后疗效不明显,可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随症加减。

注意事项

1.《本草经集注》:贝母为之使;得甘草、牛膝、远志、蛇床良。恶麻黄、茱萸、辛夷。

2.《本草经疏》:凡病虚而多热者宜用,虚而有寒者忌之,肾虚无火,精寒自出者非宜。

相关论述

1.张元素: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渴饮不思,故蛤蛎之类能止渴也。

2.《汤液本草》:牡蛎,入足少阴,咸为软坚之剂,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胁下之硬;以茶引之,能消结核;以大黄引之,能除股间肿;地黄为之使,能益精收涩、止小便,本肾经之药也。

3.《本草纲目》:(牡蛎)补阴则生捣用,煅过则成灰,不能补阴。

4.《本草经疏》:牡蛎味咸平,气微寒,无毒,入足少阴、厥阴、少阳经。其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留热在关节去来不定、烦满、气结心痛、心胁下痞热等证,皆肝胆二经为病。二经冬受寒邪,则为伤寒寒热;夏伤于暑,则为温疟洒洒;邪伏不出,则热在关节去来不定;二经邪郁不散,则心胁下痞;热邪热甚,则惊恚怒气,烦满气结心痛。此药味咸气寒,入二经而除寒热邪气,则营卫通,拘缓和,而诸证无不瘳矣。少阴有热,则女子为带下赤白,男子为泄精,解少阴之热,而能敛涩精气,故主之也。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