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半炖鸡起什么作用

三两半炖鸡这道汤做起来并不复杂,但里面放的食材和药材确是很多,能起到补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鸡肉的营养价值本身就非常高,经过时间慢慢的炖,吸收了各种药材中的精华到汤中,即便是脾胃和肠胃虚弱的人也是能非常好的吸收,但高血压和感冒的人还是尽量少喝一些,毕竟好的药膳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食用的,对症才能保持健康。

三两半炖鸡的做法:

1.母鸡宰杀褪毛洗净,斩成小块;生姜切成片待用。

2.取砂锅一只,先放入当归、党参、黄芪、准牛膝,把斩好的鸡块一同放入,加上料酒250克,再加入糖、盐和姜片并注入清水以淹没鸡肉为度,然后将砂锅置大火上烧开(炖时砂锅盖要密封),改小火慢炖至酥烂即可。

三两半炖鸡起什么作用:

1、方剂组成及用法

“三两半”组成:潞党参、蜜炙黄芪各1两(约30克),全当归、制狗脊、淮牛膝各半两(约15克)。每贴共计三两半(相当于105克)。先用黄酒2两倒入中药内侵泡1小时后,再放水煎煮。用黄酒侵泡的意义是:黄酒作为药引有通络行经、活血温阳的作用。同时黄酒中乙醇能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而发挥药力。

2、药理分析

潞党参鼓舞气血,健脾生津,安神益智。炙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疮,提脓升肌。全当归补血活血,润燥滑肠,长肌肉。制狗脊温养肝肾,通调百脉,强腰膝,坚脊骨。淮牛膝补益肝肾,能引诸药下行治疗腰膝骨痛、足萎。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固表,补血活血,强筋壮骨,通筋活络生肌的功效。

主治气血不和,感受风寒所致的筋脉拘挛及关节肌肉疼痛等症,故用于治疗腰肌肿胀,拘挛抽搐,寒冷疼痛,神疲乏力,下肢萎软,夜半后加剧,翻身不能,不堪安寝等等劳损症候。

3、病机分析

因气血不足,则气血运行不畅,见腰冷或酸痛,骨软乏力。气血虚衰以致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等运动或感觉失常的病理。肝为藏血之脏,肝血虚亏,不能濡养筋脉,则肢麻不仁,关节不利。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阴肾气虚弱,肾精不充,则不能温煦滋养腰膝。绝大多数腰肌劳损病人,都有气血不足,肝肾虚亏的临床表现。

鸡肉的营养价值:

1、鸡肉和猪肉、牛肉比较,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此外,鸡肉蛋白质中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含量与蛋乳中的氨基酸谱式极为相似,因此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根据部位、带皮和不带皮而有差别,从高到底的排序大致为去皮的鸡肉、胸脯肉、大腿肉。鸡肉皮存在大量的脂类物质,所以绝不能把带皮的鸡肉视为低热量的食品。

2、鸡肉也是磷、铁、铜和锌的良好来源,并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等。

3、鸡肉的脂类物质和牛肉、猪肉比较,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能够降低人体对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鸡肉的食用禁忌:

1、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热毒疖肿之人、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

2、鸡肉性温,助火,肝阳上亢及口腔糜烂、皮肤疖肿、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

3、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饮鸡汤。

4、感冒伴有头痛、乏力、发热的人忌食鸡肉,鸡汤。

5、服用铁制剂时不宜食用。

6、中丰富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有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应该禁食。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