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麦治虚汗几天见效 浮小麦治虚汗的药方

许多人对浮小麦不太了解,其实小麦是不饱满的,因为里面干瘪,会浮在水里,所以大家都叫它浮小麦。根据中医的说法,浮小麦性甘凉,治疗虚汗非常有效,经常用来治疗各种汗症。 一般说来,体弱多病的人都会出虚汗,大家要注意身体保健。

众所周知,身体内多汗腺很多,会排出很多汗,出汗既可降低体温,又能排毒,所以人是一定要出汗的,不出汗反而不正常。 但是如果一个人出汗过多,属于虚汗,这不属于正常现象,要引起重视。 一般说来,体质差的人会出虚汗,但是,这种情况往往因为身体不舒服而被忽略了。 实际上,治疗出虚汗很简单,民间有很多治疗小秘方,浮小麦就是常用中药。

一、用浮小麦治虚汗数日见效

通常持续喝4-5天会有效果,当然时间长一点会更好。 浮麦片用生的,具有敛汗、益气的作用,还能养心安神,治疗出虚汗的病症。

许多人不太了解浮小麦,其实小麦不饱满,由于里面干瘪,会浮在水中,所以大家都叫它浮小麦,夏天,小麦熟了,把不饱满的小麦挑出来,用水冲干,就是浮小麦。 尽管小麦是不饱满的,但它的用途却很多。

二、治疗虚汗浮小麦的药方

中医认为,浮小麦性甘凉,对治疗虚汗有较好的疗效,常用于治疗各种汗症。

1.产后夜汗:浮小麦,红枣,黄芪,煅牡蛎。

2.体虚夜汗:浮麦,乌梅肉,红枣。

3.病后盗汗:浮小麦,玉米芯。

4.肺结核夜汗:浮麦,百合,百部。

5.儿童盗汗:浮麦,黑豆,加水煮30分钟。

6.盗汗多汗:浮小麦,炒焦后磨成细粉。 以温水或米汤每日冲泡。

治疗虚汗、盗汗时,除浮小麦外,可用麻黄根、糯米须、太子参等其它药物治疗。 干的麻黄根就是麻黄根 。 它的性平,主要用于治疗盗汗。 糯米根具有益胃、止汗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自汗症和虚热不退。 太子参可用于治疗气虚、自汗、病后体弱等症。

炎热的夏天人出汗是正常的,平时做运动,干重活时也会出汗。 出汗会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但出虚汗不同于正常排汗,是一种病症,大家要注意,特别是妇女生产后,一定要注意出虚汗的问题,因为产后夜出汗会引起毛孔膨胀。 此时,如不注意,很容易感冒。 ​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