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功效】
苦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散淤利湿、消肿排脓、镇痛、补虚止咳的作用。
在临床上,传统中医经常用苦菜主治痢疾、黄疸、血淋、疔疮、痔瘘、痈肿、蛇咬伤等病症。
【用法】
内服可凉拌,煎汤,研末,搅汁;外用可熏洗,捣汁,涂于患处。
【食用禁忌】
第一,虚寒性痢疾患者忌食用苦菜。这是因为:传统中医学认为,虚寒性痢疾宜健脾温中、厚肠止痢,不应食用寒凉伤阳之品。苦菜最大的特点是苦寒,古医书《本草经疏》中指出:苦菜“脾胃虚寒者忌之。”所以,虚寒性痢疾患者忌食用苦菜。
第二,苦菜忌浸泡或先切后洗。这是因为:苦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大多为水溶性维生素,如果家庭在食用之前,用水浸泡或先切后洗,会使大量的维生素溶于水中,导致营养成分减少。所以,苦菜忌浸泡或先切后洗。
第三,苦菜在食用时,加热时间忌过久。这是因为:苦菜在食用时,如果加热时间过久,营养成分被破坏,营养价值降低。所以,苦菜在食用时,加热时间忌过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