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肉
兔肉分为家兔肉及野兔肉两种,其肉质细嫩,易于消化。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镁、磷、铁、钾、钠、锰、铜、硒等。兔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超过猪肉、牛肉及大虾,而且为完全蛋白质,而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却很低。因此,兔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保健肉。在日本被称为美容肉。
1.医用效能
兔肉性寒,味甘。能入脾、胃二经。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止渴健脾,利大肠等功效。适宜阴虚失眠,热气湿痹,消渴贏瘦,胃热呕吐及便血,小便失禁,小儿痘疮,便秘等患者食用。另外,兔肉中含有卵磷脂,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食用搭配
(1)兔肉与枸杞子:兔肉肌纤维细腻疏松,水分多,易于消化吸收,有止渴健脾,凉血解毒等功效。枸杞子有滋补肝、肾、肺及清肝祛火等功效。二者搭配食用,对腰膝酸软、糖尿病、头晕耳鸣、双目模糊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兔肉与玉兰花:玉兰花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性温,具有益肺和气,祛痰等功效。若与补气养阴,凉血清热的兔肉搭配食用,具有滋阴养气,清热凉血等作用。适用于治疗阴虚咳嗽,口渴,体弱,呕血便血等病症。
(3)兔肉与大葱、胡萝卜:兔肉中所含蛋白质高于等量的牛羊肉,而且低脂肪,易于吸收,所以一直被认为是美容食品;大葱有降血脂作用。二者搭配食用功效增强,适合肥胖症、高血压及冠心病、脑梗死等患者食用。
3.食用禁忌
忌食用熏烤兔肉。许多人喜爱吃经过熏烤的兔肉,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因经过熏烤过的兔肉内含有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多食容易诱发肿瘤。
4.食物相克
(1)兔肉与鸡肉:鸡肉性温,味甘或有的酸温,属温热之品。温中补虚为其主要功能,而兔肉甘寒,凉血解表。二者同食,冷热混杂,容易导致腹泻。此外,兔肉与鸡肉均含有激素和酶类,二者搭配会发生复杂的反应,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故二者不宜搭配食用。
(2)兔肉与鸡蛋:鸡蛋甘平微寒。鸡蛋及兔肉中均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同食会产生刺激胃肠道的物质,可引起腹泻、腹痛等症。
(3)兔肉与生姜:兔肉性寒,生姜辛辣性热,二者性味相反。寒热同食,极易导致腹泻,故《金匮要略》载:“兔肉着干姜,食之成霍乱。”《饮膳正要》也有类似的描述。
(4)兔肉与芥菜:芥菜性温,所含芥子油、芥子酶、芥子碱、芥子酸等,其味辛辣,有刺激性,可扩张毛细血管,过量食用可使血容量下降及心率减慢。兔肉酸冷性寒,与芥菜味性相反,故不宜同食。
(5)兔肉与橘子:橘子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枸橼酸、柠檬酸、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和无机盐等成分。橘子性味甘酸而温,多食生热,兔肉酸冷。二者搭配食用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6)兔肉与小白菜:二者同食,容易引起腹泻及呕吐。
(7)兔肉与芹菜:同食会使人脱发。
(8)兔肉与鳖肉:二者同食,会加重脾胃虚寒患者的病情。
5.食药相克
(1)兔肉与止血药物:兔肉中含卵磷脂较多,卵磷脂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故服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3时,食用兔肉会降低其疗效。
(2)兔肉与氨茶碱:高蛋白食物能促进茶碱类药物的排出,降低疗效。而兔肉属于高蛋白食物,故二者不宜同食。
6.食病相克
(1)先兆流产及孕妇不宜多食:兔肉性寒,清热凉血,多食容易损伤胎元之气,导致胎动不安或先兆流产,故先兆流产者及孕妇不宜多食。
(2)脾胃虚寒呕吐者不宜食用:兔肉养阴清热作用较强,适合胃热呕吐患者食用。脾胃虚寒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
(3)慢性肠炎及胃炎患者不宜食用:慢性肠炎及胃炎多属于虚寒症。而兔肉性凉,上述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
(4)痘疹已发者不宜食用:痘疹已发说明邪气已经祛除,正气耗伤,此阶段宜温补,不宜寒凉,不宜厚腻。本品性寒,痘疹未发时有清透作用,对于痘疹已发者则无益,且有损正气。故《本草纲目》载:“若痘疹已发及虚寒者宜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