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功效】
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润肺、止咳、退热、降火、清心、解疮毒和酒毒的作用。
在临床上,传统中医经常使用梨主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痰热咳嗽、噎嗝、便秘、小儿风热、咽痛、反胃、大小便不通、热咳伤阴和因热所致的咯血、便血、目赤肿痛等病症。
【用法】
食用方法很多,除了供生食,绞汁,蒸或煨食,煎汤,熬膏外,还可以加工成梨脯、梨干、糖水梨罐头、蜜饯、梨酒、梨汁、梨糖、梨膏等美味养生食品。
【食用禁忌】
第一,慢性胃炎、肠炎及胃肠功能紊乱者忌食用梨。这是因为:传统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肠炎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多属中医脾胃虚寒的范畴。从饮食调理的角度讲,患者宜食用温热补中的食品,不宜食用寒凉伤阳伐胃之物。中医学强调,梨性凉,会导致脾胃虚寒泄泻腹痛症状加重,在古医书《本草经疏》中也指出:“脾家泄泻者忌之。”所以,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者忌食用梨。
第二,肺寒咳嗽者忌食用梨。这是因为:传统中医学认为,梨甘凉润肺,肺燥咳嗽、痰热咳嗽者食用,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能使痰热所致疾病减轻或全愈。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肺寒咳嗽者食用,一是甘能助痰生湿,二是凉可以加重肺寒,必加重病情。因此在古医典《本草经疏》中指出:梨“肺寒咳嗽者忌之。”所以,肺寒咳嗽者忌食用梨。
第三,服用糖皮质激素后,忌食用梨。这是因为:药理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糖分解或促使糖原异生,使体内的糖分迅速升高。因此,服用糖皮质激素时,禁食含糖量高的食品。值得指出的是,梨含丰富的糖分,食用以后,容易诱发糖尿病,危害身体健康。所以,服用糖皮质激素后,忌食用梨。
第四,服磺胺类药物和碳酸氢钠时,忌食用梨。这是因为:从用药的原则上讲,服磺胺类药物时忌食酸性水果。传统中医学认为,梨为酸性水果,食用以后,会使磺胺类药物在泌尿系统形.成结晶,进而损害肾脏,使碳酸氢钠的药效减低。所以,服磺胺类药物和碳酸氢钠时,忌食用梨。
第五,腹痛冷积者忌食用梨。这是因为:传统中医学认为,腹痛冷积之病,从饮食调理的角度讲,宜以食温热,而不宜寒凉,梨性寒凉,腹痛冷积者食用以后,会加重病情,古医书《本草经疏》中明确指出:梨“腹痛冷积忌之。”所以,腹痛冷积者忌食用梨。
第六,寒痰、痰饮、妇人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患者忌食用梨。这是因为:一是寒痰、痰饮者食用梨,会增寒助饮;二是胃冷呕吐者食用梨,则加重胃寒;三是小儿痘后、妇人产后体虚食用梨,伤正伐胃。因此,古医书《本草经疏》中指出:梨“寒痰,痰饮、妇人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法咸忌之。”所以,寒痰、痰饮、妇人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患者忌食用梨。
第七,外伤化脓溃烂、产后腹痛、痛经者忌多食用梨。这是因为:传统中医学认为,梨性寒凉、滞气,多食用以后,生寒可凝滞血脉,加重外伤的创痛,阻碍托脓收口与愈合,也可加重产后及行经腹痛的病情。所以,外伤化脓溃烂、产后腹痛、痛经者忌多食用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