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玳瑁肉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今上实录》悠悠事,皇与妃差三十四。

太真本是瑁王妾,收认混血为养子。

—《读唐史》·现代·智东南

物种基源

玳瑁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玳瑁肉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玳瑁为爬行纲,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肉,又名琦瑁,以背面鳞片光滑,具有褐色和淡黄色的花纹,健壮者佳,主产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沿海海域。

生物成分

玳瑁肉,含蛋白质、脂肪、琼胶、多种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玳瑁甲含角蛋白和胶质,角中含有赖氨酸、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食材性能

1.性味归经

玳瑁,昧甘,性寒;归肾、肝、心、肺经。

2.医学经典

《宋开宝》:“清热解毒,镇惊熄风。”

3.中医辨证

玳瑁,清邪热,除胸膈间风痰,行气血,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利大、小肠,除烦热。4.现代研究玳瑁,有滋阴潜阳作用,对治疗疮、痔、阴毒等疾病效果显著,还有软坚化瘀的作用,所以是治疗肝硬化的常用之药。其肉有缓解和减轻纤维组织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的无规则过量沉积,以致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的作用。

食用注意

(1)对脾虚胃寒、运化无力及时邪未尽者不宜食用。

(2)孕妇慎食玳瑁肉。

(3)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玳瑁肉。

(4)产后泄泻和失眠者最好不食玳瑁肉。

(5)玳瑁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未经许可,不得猎杀。

传说故事

玳瑁名字的由来

玳瑁,原来叫“毒瑁”,改叫“玳瑁”还有一段民间传说:

相传,东海龙王敖广的第九子敖顺大婚,大请宾客,上请天宫玉皇大帝,下请地府十殿阎王,中请人皇唐明皇。龙九太子大婚的前一天,敖广派避水兽分水开路,龟丞相持请柬去来人间,辎轴瑁担任,负责将坐在龙车上的唐明皇驮进水晶宫,左右有虾兵蟹将护卫,一行浩浩荡荡来到长安。唐明皇接到请柬后一看,只请皇帝参加婚宴,也没请朝阳宫(正宫娘娘),而身为贵妃的杨玉环硬吵着要随行。按大唐礼仪,朝中只有三个半銮驾,即:太上皇(如太上皇不在世则由皇太后使用)、皇帝、皇后为三个全朝銮驾,东宫娘娘出行只有半个銮驾,其余嫔妃一概无銮驾。杨玉环属嫔妃之列,故唐明皇不让杨玉环随行,其理有两个:一是龙王未请皇后(即正宫娘娘),故嫔妃一概不得随行;二即是随行,无銮驾相随,成何体统。杨玉环去东海龙宫不成,一气之下想:你皇上去龙宫赴宴,我找“养子”安禄山“解闷”。于是唐明皇刚出宫门,后脚就命人招安禄山进宫。而唐明皇刚上龙车,移离g瑁背正中还差一步之遥,龙车辘轳不转,坏了,忙命人招来工匠修理,就在这时,侍寝太监李成匆匆赶来,对唐明皇附耳。原来,李成见皇上出宫,来到寝宫准备收拾一下,只见寝宫的龙床帐幔未放,安禄山和杨玉环身无半根纱丝,赤身裸体……而在平时,杨玉环又从不把服侍皇上的李成当回事。李成便趁机告了杨玉环与安禄山的御状。唐明皇一急,双脚直跳,嘴里嘀咕:“当年不该用贵妃名义取代瑁王之妃,这顶绿帽戴上了,惹天下人耻笑……”唐明皇一跺脚不要紧,加上龙车的重量,碡瑁从未经受过如此硬碰硬的重压,把背压得四分五裂,一块块裂伤痕迹至今还清晰可见,而碡瑁本来就嫌自己的名字不雅,听人皇金口玉言中有“取代瑁妃”之语,何不将“毒瑁”改成“代瑁”,后来文人又将“代瑁”写成“玳瑁”。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