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一―《野蚕》·唐·于渍
物种基源
柞蚕蛹为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又名野蚕。幼虫有绿、黄或天蓝色等,以山毛榉科栎属树叶(辽东柞、蒙古柞、麻栎、槲斗等)为主要饲料,是一种重要的绢丝昆虫。室外人工放养,茧椭圆形,一端有茧柄,茧色黄褐,一化性或二化性,以茧越冬,成虫体长4厘米,翅展16厘米左右。起源于我国,约在3000年前我国就人工饲养,19世纪传到欧洲。辽宁、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为柞蚕的主要产区。
生物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可食鲜柞蚕蛹,含热能217千卡,水分55.8克,蛋白质17.9克,脂肪17.8克,碳水化合物9.9克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维生素B12和微量元素钙、磷、硒,尤其是人体所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等8种氨基酸齐全且含量丰富;还含有少量的卵磷脂、甾醇等。
食材性能
1.性味归经
柞蚕蛹,味甘,性平;归肾、脾、肝经。
2.医学经典
《名医别录》:“壮阳,益肾,填精,止泄。”
3.中医辨证
柞蚕蛹,有补虚、益肾,对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畏寒、肾虚、咳嗽及阳痿等症有食疗促康复之效。
4.现代研究
柞蚕蛹,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对阳事不举有助疗作用,并有降血糖、降血脂的辅助食疗效果,有益于小儿的疳热及消渴症的缓解功效。
食用注意
(1)阳事亢进者慎食。
(2)有严重脚气病患者少食或不食。
传说故事
一、柞蚕传说
传说是因为在唐朝皇帝登基庆典时,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绿色的蚕,被认为是上天赐给的吉祥神物,皇帝封它为“天蚕”,因此得名。天蚕丝一直被皇帝封为宫廷御用品,民间只有少数武林高手用天蚕绳、袋破出邪术。
古代帝王把天蚕丝制成品作为十分珍贵的“国礼”赏赐友邦君主和使节,金庸小说中把天蚕丝描绘得神妙无比。
二、明代皇帝的特供手纸
明代的特供最为奢靡,就连皇帝用的手纸,都是以四川的野蚕茧织就,特供进呈上来的,用一次就丢弃。后来有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一度下令停止丝绢手纸的特供,但他听闻这样又会断掉川中一部分织户的生计,有了拉动地方经济的借口,他也就继续心安理得地使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