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缔入贡载遗经,分赐群臣羡水晶。
润下作咸从海产,熬波出素似天成。
享神洁白惟形似,富贵珍奇以宝名。
此物可方为相事,他时商鼎用调羹。
—《盐》·元·张观光
物种基源
食盐(Dairysalt),为海水、盐湖水、盐井泉水经煎或晒而成的结晶,又名盐咸鹾,以白而细、无杂质者佳。
生物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食盐中含钠39311毫克,钾14毫克,钙22毫克,镁2毫克,铁1毫克,锌0.24毫克,铜0.14毫克,锰0.29毫克,硒1微克。产出的海盐、湖盐、井盐各成分含量不尽相同。为天然调味料。
作用与功效性能
1.性味归经
食盐,味咸,性平,微凉;归肺、胃、肾、大肠、小肠经。
2.医学经典
《日华诸家本草》:“暖助肾脏、制金疮、明目、止风泪邪气。”
3.中医辨证
食盐可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对一切虫伤、疮肿、火灼伤、去腐、生肌、通利大小便、疗疝气、消补五味。
4.现代研究
高盐摄入者中风发生率和死亡率都高于低盐摄入者,适度减少盐的摄入,不仅可降低血压,而且可显著减少动脉硬化。高盐饮食使肾功能损害率增高,加剧哮喘的发生。精盐摄入过多也会导致骨质脱钙,因此低盐饮食可间接起到预防骨折的作用,而高盐饮食会大大增加其危害程度。有些学者认为,香港人鼻咽癌、肝癌、食管癌发病率较高,与他们自幼喜吃咸鱼有关。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体对流感的易感性与精盐摄人量有关,高盐饮食者不仅易感冒,往往可同时并发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炎症。
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1)肾炎、水肿、咳喘、中风、高血压等患者慎用之。
(2)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
传说故事
一、盐的来历(一)
大海的水都是咸的,但海的边面上留有三分是淡的,是供鸟吃的水。
玉皇为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八仙: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共二十四仙,都到天宫去开蟠桃会。
孙行者呢,把仙桃偷了吃掉不谈,他望这个蟠桃会的小菜儿———有味得没魂!玉皇咯锅里边有个小砖头,在菜肴要熟的时候,把小砖头放在锅里唰唰(即“溶解”),又拿起来。他一望,这个东西是好货,就把小砖偷了去,走脱了。
二郎神跟后就晓得了,晓得一定是齐天大圣偷去了,一直把他追到东海。齐天大圣眼看自己偷东西被发现了,他气了把小砖往东海内一撂,叫二郎神拿不去。他往东海撂的时候,边撂边说:“只留三分鸟水。”
从此,东海海边上,不论海水边、水面上,雀子喝的不是咸的,是甜的,雀子喝了不得死,不要紧。
而湖盐和井盐为什么是咸的呢?是东海的海水顺地下岩石缝渗过去的。
二、盐的来历(二)
在河南还流行有孙悟空盗盐砖的神话。很久以前,盐只有人间才有,天上是没有的。一次,玉皇大帝去东海边做客,地方的山神、土地设宴款待,玉帝发现这里的菜肴美味可口,远比天上的龙肝凤胆好吃,就问何故。山神、土地告诉他,主要是放了盐,玉帝无不感慨,我如此至高无上,怎么就享受不到食盐,而世上的普通人,比我还有福分。于是,他回到天宫后,下御旨命太阳神将世上的盐烤成盐砖,带回天宫供自己享用。
孙悟空听说后,心里十分恼火,决心到天宫替百姓夺回食盐。他来到玉帝厨房,使了个分身法,自己变成一块假盐砖,抱着真盐砖就跑。玉帝知道后,急命天兵天将追赶,悟空急中生智,将盐砖“扑通”一声扔进海里,托塔天王忙叫哪吒去捞,可是盐已融化在海里。
从此以后,海水就变成了咸的,百姓需用盐时,把海水一煮就成了。
不论是神仙帝王,还是普通百姓都离不开盐。离开了盐,也就不再会有舌尖上的历史。吃饭时菜里如果不放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所以,古人称盐是食肴之将、百味之祖。
三、唐玄宗禁盐
传说,唐玄宗开元年间,宫廷里有个姓詹的御厨,能烹制各种美味佳肴。一日,玄宗醉酒后问他:“你说,什么东西最好吃啊?”詹回答:“用尽天下只有钱好,吃尽天下只有盐好。”玄宗听后不悦地说:“吃尽天下只有盐好,那人为什么不光吃盐呢?为什么还要吃酒吃肉吃山珍海味呢?”于是,玄宗便命人把詹厨子拉出去一刀给斩了,并且下令,以后天下人再也不许吃盐了。
禁盐后,玄宗才发现,离开了盐,再好的菜肴都无滋寡味,难以下咽,此外,不吃盐人就没力气。只过了18天,从皇宫到民间,人们病倒、病死无数,眼看天下就要大乱,唐玄宗这才晓得詹厨子说得没错,但人已经错杀了,于是他就许愿每年让詹厨子十八天皇位,又叫天下人重新吃盐,天下才又太平起来。
四、接吻源于舔盐
据说,人类接吻之起源,就是为了彼此舔舐身上的盐分,最终嘴唇找到了嘴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2300多年前,认为盐和水、火一样都是生命最原始、最神圣的构成元素。他还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世界上如没有涂脂抹粉的女人就像没放盐的食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