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丹枫卷地,霜干枯苇鸣溪。
兽炉重展向深闺,红入麒麟方炽。
翠箔低垂银蒜,罗帏小钉金泥。
笙歌送我玉东西,谁管瑶花舞砌。
-《西江月》。宋·葛立方
物种基源
大蒜,为百合科草本植物大蒜的鳞茎,又名胡蒜、独蒜、独蒜头、蒜头、大蒜头。蒜头以蒜皮完整、蒜瓣饱满、无干枯与腐烂为佳。全国均有栽培。
生物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可食大蒜头,含热能(大卡)128,蛋白质4.5克,碳水化合物27.6克,脂肪0.2克,膳食纤维1.2克及尼克酸、维生素A、C及微量元素钙、镁、钾、钠、锌、硒、磷,还含有挥发性的大蒜辣素。为天然调味料及蔬菜类食材。
作用与功效性能
1.性味归经
大蒜,味辛,甘,性温;归脾、胃、肺经。
2.医学经典
《名医别录》:“温中健脾,行滞消食,解毒,杀虫。”
3.中医辨证
蒜鳞茎而色白,人肺经,辛温浓烈之味入脾胃,能行滞气、通五脏、达诸窍、温脾胃,攻毒而杀虫。性热苦散,可消痈肿,化症积肉食,然辛散之品不可多食,有伤脾伤气之祸,损肺、损目、伐性之害。
4.现代研究
大蒜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作用,蒜头中所含蒜氨酸和蒜酶,在胃中可生成大蒜素,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能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化学合成,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含丰富的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减少恶性肿瘤所需的氧气供给,从而抑制癌细胞;能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而可改善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使心脏病和脑中风(脑血栓和脑出血)的发作危险大为减少,还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食欲、减轻射线危害,降低血压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
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1)不宜外敷时间过久。大蒜有较强的刺激性,与动物和人的红细胞接触可使其变成棕黑色,高浓度甚至可使红细胞溶解。外敷过久容易皮肤发赤、灼热、起泡,甚至糜烂生疮。
(2)育龄青年不宜多食。大蒜多食克伐人的正气,还有明显杀精作用,多食对生育有着不利影响。
(3)不宜与蜂蜜同时食用。
(4)不宜与狗肉同时食用。
(5)不宜与鸡肉同时食用。
(6)不宜与地黄、何首乌、丹皮、白术、苍术同时食用。
附
(一)小蒜
为百合科草本植物小蒜的鳞茎,又称蒜、山蒜、夏蒜、荤菜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夏、秋季采收,洗净,干燥备用。
性味辛温。功用与大蒜相似,其辛辣臭气强于大蒜,使用注意与大蒜同,但应用不如大蒜广,食用价值亦次之。
(二)蒜黄
为百合科草本植物大蒜茎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软化栽培生产的一种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纯净蔬菜。由于无叶绿素而呈黄色。性温,味辛,甘;归脾、胃、肺经。具有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的功效。可炒食、煮汤、做馅、凉拌食用。
(三)蒜苗
为百合科草本植物大蒜的花茎。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蒜苗含有辣素,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1/10,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蒜苗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它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不宜烹制得过烂,以免辣素被破坏,杀菌作用降低。消化功能不佳的人宜少吃,过量食用会影响视力。有肝病的人过量食用,有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碍,引起肝病加重。
传说故事
一、大蒜治病的传说
《南史·褚澄传》云:澄善医术,建元中,为吴郡太守。百姓李道念以公事到郡,澄见谓曰:“汝有重疾。”答曰:“旧有冷疾,至今五年,众医不果。”澄为诊脉,谓曰:“汝病非冷非热,当是食白瀹鸡子过多也。”令取蒜一升煮食之,始一服,乃吐得一物涎裹之,切开看是鸡雏,羽、翅、爪具备,能行走。澄曰:“此未尽,更服所余药,又吐得如向者,凡十三头而愈。”当时称妙。
二、华佗用大蒜治病
相传华佗见一人病噎,食不得下,令取饼店家大蒜榨二升饮之,立吐一蛇。病者悬蛇于车,到华佗家,见壁上悬蛇数十,乃知其奇。
三、大蒜的药用价值
大蒜具有极强和广泛的杀菌能力。把一瓣生蒜放在口里嚼三分钟,就能杀灭口腔里潜藏的各种细菌。就调料来说,就有南姜北蒜的说法。长期吃生大蒜地区的人,胃中的强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亚硝酸盐的含量,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的人。制造亚硝胺的细菌受到明显抑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曾用成千吨大蒜作为治疗伤口溃烂的药物和预防流行病。最近30多年,在英国普遍流传用蒜泥敷足心,治小儿百日咳,更是每例必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