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争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南乡子》·宋·苏东坡
物种基源
豆蔻或草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豆蔻或草豆蔻果实内的种子,又名蔻仁,以气味芳香而强烈者佳,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等省有栽培。
生物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豆蔻含热能465千卡,蛋白质8.1克,脂肪35.2克,碳水化合物43.2克,膳食纤维14.4克及维生素B2、E,还含微量元素多种和右旋龙脑和左旋樟脑等。
作用与功效性能
1.性味归经
豆蔻,味辛,性温,有香气;归肺、脾、胃经。
2.医学经典
《开宝本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3.中医辨证
豆蔻味辛性温,其气清芳。上行于肺以下气止逆,中人脾胃以化湿温中,为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要药。凡上中二焦的一切寒湿气滞诸症,皆可使用。
4.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豆蔻具有如下功效:
(1)蔻仁可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蠕动,制止肠内异常发酵,驱除肠内积气,并具有止呕作用。
(2)用白豆蔻三分,分数次含于口中,缓缓细嚼,既助消化,又除口臭。
(3)果壳水煎剂对治贺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辛燥之性,能助热耗气,故火升作呕者则不宜用。
附:草果
草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果实,有特殊的臭气和辣味,味辛性温,功能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主用于寒湿郁伏的疟疾,多与常山、知母等同用,如常山饮,也可用于寒湿困脾的脘腹胀痛,亦为天然调味料。
传说故事
一、“豆蔻年华”的来历
“豆蔻年华”已经是成语了,出自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诗人落魄扬州期间写给一位少年妓女的。因为“十三岁”少女,正是含苞欲放的年龄,而豆蔻春末开花,“二月初”正好是含苞时,用此来比拟十分恰当。此后,常以“豆蔻年华”来称十三四岁的少女了。
二、豆蔻在国外
豆蔻的药用价值早在公元前4世纪已被确认。豆蔻还是上等香料和防腐剂。印度的传统烹饪法中,豆蔻是上等食品必不可少的配料。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豆蔻被用作香水中的主要成分。古埃及妇女喜欢点燃豆蔻,在散发出的香烟中“熏浴”。
在欧洲,豆蔻被广泛地用作食品工业的防腐剂和香料。北欧人喝咖啡时吃的糕点是用豆蔻配制的。阿拉伯人遇到客人来时,就送上一杯“卡瓦”——豆蔻咖啡。印度北部山区,在婚礼中,新娘手腕上系着一个很精巧的银质小匣,里面放着豆蔻,这是新娘准备第一次给新郎吃的食品。在喀拉拉邦,还流传着关于豆蔻的传说,豆蔻像女孩那样怕羞,农家妇女都要到地里去抚摸每枝开花的豆蔻,否则它就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