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饮食形式,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可以跨越千年的时空,走入我们的餐桌呢?中华药膳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基础的,因此,它的特点也必然是中国医食融合所体现的独特风格,兼备医药治病防病的功效和菜肴美味可口的特色。具体而言,药膳有以下特点:
1.历史悠久,寓药于食
中医药膳起源于西周时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药膳的原料不断增多,临床适应证不断扩大,理论不断完善,疗效不断增强。时至今日,药膳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药膳将药物的治疗、保健、预防、强身等作用融入了日常膳食,使人们得到美食享受的同时身体得到调理,疾病得到防治,成为适宜于各种人群的双效膳食。
2.强调整体,辨证施食
如同中医的整体观,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并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气虚的,用补气药膳;血虚的,用补血药膳。药物与药膳相互补充,相互辅佐,共同发挥健身强体、营养美味的作用。
3.防治兼顾,效果显著
药膳既可治病,又可防病,是其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尽管所用药材食材多属平和之品,但其对纠正机体偏性的作用却不可小觑,防治疾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也是比较显著。如清代宫廷御医所创的“八珍糕”,含有茯苓、芡实等八种药材,具有补脾健胃、消食化积的功效,曾为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所喜爱,现如今也是许多大饭店的特色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