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37℃,人们首先想的就是体温,37℃是人体内环境中的温度,也是体表正常温度和发烧之问的临界点。
酵素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我们身体中的酵素有的酵素,只要体温下降l℃,活性就会降低50%以上,新陈代谢的速度会下降12%;反之,体温上升l℃,免疫力甚至能提高1倍以上。人体保持良好状态下,体温处在37℃,这个时候酵素的活性最佳,而这个温度也是酵素的最适宜温度。人体的温度达到38~40℃的时候,酵素即会处在更加活跃的状态。
38℃是什么概念呢?它意味着你的机体已经受外邪侵袭了,病原菌已经进入到血液之中,身体的自愈能力开始执行杀灭细菌的任务,会表现出全身酸痛、食欲下降,此即自愈功能让体内酵素活化同时激发白细胞增殖制造出的特殊内环境,为人体抵抗疾病的自我保护机制。体温高达40℃的时候,部分病毒会被烧死,酵素的高效活动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会提升,让病毒不能继续增殖。如果你的进水量充足,一般来说是不会烧出问题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打退烧针、服退烧药,病毒很可能会“变本加厉”。
癌细胞、病毒在35%的时候很容易增殖,在40℃的时候却会被烧死,所以有时候发烧并不见得是件坏事,你还能发烧,说明你机体的免疫力还是挺强的。
发烧的过程中会消耗身体中的大量酵素,因此发烧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摄入充足的酵素或酵素补充剂。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症状中,很多案例证明加量服用酵素补充剂可以改善症状,对身体康复大有益处。
多数酵素在38℃以上的环境中会慢慢丧失活性,人体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42℃,因此不用担心温度过高会导致身体中的酵素失活,而低体温导致的酵素失活倒是更让人担忧。
现代人的体温普遍比较低,而低体温会让酵素在身体中的活性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一半,免疫力低下研究表明,体温每下降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从中医的角度说,寒为阴邪,伤人阳气.多数慢性疾病的发生都和常年的寒凉体质有关。阳虚体寒,身体变冷,血管收缩,血液就会变得黏稠,血液循环就会变差,不能将氧气、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缺乏阳气、营养,则不能转换热能,酵素的活性就会大大下降,功能也会变差,这样一来,酵素分解老旧细胞、制造新细胞的功能就不能顺利进行,人体中的废物和毒素就不能顺利排出体外,久而久之就会诱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