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了解了酵素对人体的重要性之后,除了遵循减少体内酵素消耗的原则,同时也要遵循从体外补充酵素的原则。而从体外补充酵素,无非两种途径,一从食物中摄取,二从酵素营养品中摄取。
简单说,由于人体内酵素是消化、运动、思考、代谢等各种人体活动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也由于酵素存在人体的总量是有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和老化,体内酵素的量也会逐渐减少。所以就需要从果蔬中或酵素营养品中加以补充,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因酵素营养品是由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新鲜的果蔬,经精选的有益菌参与发酵,采用生物纳米化而成,饮用后可让体内细胞直接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为体内合体各种酵素所必需,直接促进人体健康。
目前,市面上的酵素营养品以美国、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产品为多,近年来国内生产的酵素也已逐步推向市场。虽然酵素营养品的生产和发展在日本要早于中国台湾,但近十多年来,由于台湾一大批医学和营养学专家潜心研究,科学攻关,选料考究,注重搭配,并通过引入有益菌、纳米技术,导入量子医学现代技术改变酵素频率等手段,使酵素产品有了质的飞跃,更适合人体健康的需要。
从酵素的成分看,目前主要有单一酵素和复合酵素两大类。单一酵素指的是一种果蔬成分直接萃取制作而成,如木瓜酵素、凤梨酵素等。复合酵素指的是由两种以上的成分混合制成,通常的配伍(搭配)中再分为主体和次体。主体往往是复合酵素的关键成分,一般选择具有明显保健养生功能的食品,如牛樟芝、灵芝、诺丽果等为原料,或者以科技含量较高的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纳豆激酶等来辅助,这些都是提升酵素营养作用的热门成分。而次体就是所谓的“垫底菜”如选用天然食物凤梨、橙子、苹果、木瓜、牛蒡、芒果、葡萄、高丽菜、橄榄菜等。为彰显特色也会选用一些高价的果蔬。从营养成分和作用上看,复合酵素要明显优于单一酵素。
从酵素的形态看,基本上分为液态和粉末状两大类。事实上,从发酵产品的制作过程看,刚开始生产的产品均是液态的,只是以后为了实际需要,再通过一定手段制成了粉状、锭剂、膏、丸等形态而已。如液态酵素通过干燥手段制成粉末,在干燥过程中加入了淀粉挤压成型或制成颗粒后就成为锭剂。在液态酵素中加上其他成分制成黏稠状就成为“膏”
加入赋形剂,搓成圆形的就成为“丸”等,无论形式如何,其成分都是酵素。一般而言,液态酵素比较纯正、吸收较快。粉状的优点在于携带方便,吸收好。
如何选择优良的酵素营养品?针对市面上酵素营养品良莠不齐、价格不一以及某些不良企业贪图利益、粗制滥造、以次充优的状况,中国台湾张士行博士对选择良好的酵素营养品提出了五项建议。
(1)要选择果蔬种类多的酵素产品,酵素中不得有任何添加剂。原料越多,所含的营养成分就越多、越广,价值也越高。
(2)要选择植入菌种多的产品,种类越多且品质越好的菌类,制成的酵素效果也越快。同时因为产生的酵素种类多样,也会合力消灭其他的有害菌群。
(3)要选择发酵时间长的产品,一般而言,完整发酵过程需要120天以上,才能让活性有益菌生长到最高峰。
(4)选择的酵素营养品必须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复合性。
(5)要选择历史悠久又有信誉度的公司。高科技的生物产品必须依赖长期的发酵经验和技术,如果菌类不分好坏一起培养出来,将会对身体有害。另外,信誉好的公司能够保证酵素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中国台湾另一位酵素专家林格帆女士,长期身体较差,在亲身实践了酵素健康法后重拾健康,成为一位年轻的台湾酵素阿嬷。此后,她将人生献给了人类的健康事业
研究和生产酵素,立志为更多的民众找回健康,备受学者专家的肯定,并被誉为“中国台湾生技酵素阿嬷”也曾获得中国台湾“十大杰出金龙奖”
殊荣,被台北市政府新闻局选为“台北市奇女子”在经过探索研究后,她对好的酵素营养品也提出了“六个程序'。
(1)找到对应症状的营养丰富食材。
(2)应用萃取技术提炼出有效成分。
(3)应用发酵技术通过不同菌种的裂解,让有效成分的分子变得更小、效果更好。
(4)运用汉方君臣佐使、主从轻重搭配的原理。
(5)运用相同类别加乘,避开不同类别易生阻抗的五行生克原理。
(6)经过抗氧化、抗发炎、抗肿瘤、抗老化相关验证找出最佳组合复方酵素。
林格帆专家认为要开发品质好的酵素,原料的种类选择很重要,但非多就好。重要的是选择对的原料,依照君臣佐使的汉方理论找到最佳的配方比例。其中,“佐”与“使”常常是发挥加工效果的关键,运用得当,可协助“君”与“臣”得到加倍、甚至数倍的效果。而在品质方面,要以有机无毒为优选,筛选对应适合的菌群,让每一种食料的效果发挥到最大,配方经过科学验证与临床实验,组合成效率加倍的复方,才能够改善器官的健康。
笔者认为,以上两位专家对制作优良酵素营养品的建议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较为宏观,而后者则更注重于“功能酵素”的研发。从笔者个人实践情况看,食料品种多的复合酵素比食料品种少的复合酵素似乎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