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性味归经与作用功效禁忌_营养价值与成分药理

为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种仁。又名小米、谷子、粟谷、硬粟。主产北方,秋季采收,去壳用。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凉。归脾、胃、肾经。为五谷中之最硬者,得浆水易化。北方产妇喜食粟米粥,亦为婴幼儿良好食品。

【成分药理】含蛋白质(谷蛋白、球蛋白),其中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脂肪中含不皂化物,有固体和液体脂肪酸,含淀粉,糖类,钾、磷较富。对供给热量,保肝解毒,促进骨骼、牙齿发育,保持酸碱平衡及维持细胞功能及心跳规律具有重要作用;粟米芽含淀粉酶,维生素B,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茎含白瑞香苷类,能抗细菌。

米的性味归经与作用功效禁忌_营养价值与成分药理

【作用功效与应用】

1.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之吐食。单用碾细,每服10克,加盐煮熟吞食;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同山药碾细,煮糊加白糖调味分次食用。

2.养胃止渴用于热伤胃阴之消渴口干,《食医心鉴》以粟米煮干饭,或煮粥食。

3.利尿通淋用于淋证有热,水便不利。粟米煮粥食。

现代用于糖尿病、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使用禁忌与注意】适量,煮粥,米饭,煎汤,碾粉。不宜与杏仁同食,食则易呕吐,腹泻;煮时不宜放碱,因碱可加速维生素的破坏,使营养成分降低。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