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蕺(《名医别录》),殖菜(《新修本草》),蕺菜(《食疗本草》),紫背鱼腥草(《履巉岩本草》),薤子(《本草纲目》),鱼腥草、扯耳根、侧耳根。
【食用方法】地下茎炒食、生食、炖食;嫩茎叶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投2~3次,做汤、凉拌、炒食。
【医疗保健作用】味辛,性凉。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热咳嗽,湿热泻痢,痈肿等。内服:煎汤(不宜久煎),10~30g,鲜品30~9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汤熏洗。
青豆煎蕺菜
用料載菜嫩段500g,青豆150g,鲜红辣椒、色拉油、米醋、姜末、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載菜洗净后,切成8mm长的段,沸水焯一下断生,捞出,冷水过凉,沥干;青豆入沸水煮至半熟,捞入冷水盆中,漂皮,捞出,沥水;红辣椒去蒂和籽,洗净后切成碎粒。炒勺置旺火上,加色拉油烧至六成热,先下姜末煸出香味,再放红辣椒、蕺菜、青豆,煸炒几下后,放精盐和味精炒匀,烹入米醋,颠勺翻匀,出勺,装盘。
特点菜色碧绿,点缀着点点鲜红,口感脆嫩,清香中酸咸微辣。
色拉油侧耳根
用料侧耳根嫩苗及白色嫩根400g,水发黑木耳、泡辣椒、色拉油、精盐、葱白、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侧耳根洗净后,沥去水分;黑木耳洗净;葱取葱白,斜切成丝;泡辣椒去蒂和籽,斜切成片。炒勺置旺火上,加色拉油烧至七成热,下精盐,接着将侧耳根、黑木耳及泡辣椒一齐放人,快速煸炒,将熟时放人葱丝和味精,炒匀后出勺,装盘。
特点质嫩,香气独特。
:
蕺菜三色丝
用料蕺菜嫩茎叶150g,绿豆芽100g,红辣椒50g,水发香菇、精盐、味精、白糖、姜末、芝麻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将蕺菜择洗干净,沸水焯一下,捞出,冷水过凉,控去·水分,切成3.3cm长的段;绿豆芽用清水浸泡,掐去根,沸水焯至断生,沥净水分,放入盘中;红辣椒去籽去蒂切成丝;香菇挤去水分,切成丝。炒勺上火,加色拉油,旺火烧热,下姜末爆锅,再下香菇、蕺菜、辣椒丝煸炒,加精盐、味精、白糖拌炒均匀,盛入放绿豆芽的盘中,淋上芝麻油,拌匀。
特点色泽美观,清香脆嫩。
尖椒扯耳根
用料扯耳根150g,青红尖椒各2个,精盐、味精、葱丝、姜丝、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将扯耳根掰成3~4cm长的段,清水洗净,洗时用手揉搓以去掉其上的须根;青红尖椒洗净,切成细丝。炒勺置火上,倒人色拉油烧热,放入葱丝、姜丝煸香,倒入青红尖椒丝,翻炒断生,放入扯耳根,迅速翻炒,点味精,出勺,装盘。
特点红白绿搭配,色泽鲜艳,口味香辣,诱人食欲。
加味枇杷叶粥
用料枇杷叶10~15g,鱼腥草15~30g,桔梗10g,甘草3g,粳米100g,冰糖适量。
制法将枇杷叶(去毛)用纱布包好与鱼腥草、桔梗、甘草同人沙锅内,加水300mL,煎至100mL,去渣后放人洗净的粳米、冰糖,再加水600mL,煮成稀粥。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气。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而见肺热咳嗽气喘,痰多色黄稠或咳血等。每日早、晚温热服之,3~5日为1疗程。
鱼腥草粥
用料鱼腥草30g,蒲公英、败酱草各50g,冰糖适量,粳米100g。
制法先将上3味药洗净煎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同煮成粥,待粥熟后加入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肺痈初起,成痈期。症见恶寒发热,咳嗽痰少而黏,胸痛以及壮热、汗出、寒战、痰腥臭等。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
鱼腥草茶
用料鱼腥草32g,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鱼腥草煎汤后溶人冰糖即得。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用于热毒壅肺(脓未成)之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喜饮,或胸闷,腹痛,舌苔黄腻,脉数者。代茶饮用。
蕺菜茶
用料鱼腥草(蕺菜)30g,金银花、黄芩各9g,绿茶3g,蜂蜜1匙。
制法先将鱼腥草、金银花、黄芩3味加水适量,煎沸10分钟,加入茶叶,再沸3分钟,取汁和入蜂蜜即可。
又法:将前4味略焙,共研末,以沸水冲泡10分钟,加入蜂蜜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
功效抗癌,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用于肺癌。对兼有咳嗽、痰多,或痰中带血,或伴有低热等症,尤其是中、晚期不宜手术者,服用此茶较为适宜。
咳嗽方
用料鱼腥草15g,麻黄、细辛各50g。
制法将上药用纱布包扎好,放入适量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药液放人浴盆内浸泡全身。每次1~2小时,每日1~2次。功效用于慢性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哮喘方
用料鱼腥草60g,苏子、地龙各30g,五味子20g,沉香10g,鸡蛋2个。
制法上药(沉香后下)与蛋同煎30分钟,去渣,食蛋,以汤浸洗双足。
功效清热解毒,降气平喘。用于各类型的哮喘患者。每晚1次,10次为1个疗程。